工研院发挥研发能量为公益团体解决救灾需求,以2018年获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R&D 100 Awards)肯定的技术,打造「可携式UVC LED流动水模组」,用UVC LED深紫外光代替传统汞灯消毒杀菌,设计成可携轻便形式方便志工带往灾区使用,小小一桶每天可提供400公升净水,便于偏乡郊区或电力不足的地区使用,让灾区能快速取得干净的饮用水。
|
工研院用科技做公益,打造「可携式UVC LED流动水模组」。 |
工研院社会公益委员会主委刘佳明表示,根据WHO统计,全球因饮用水受污染,每年造成逾50万例腹泻死亡,风灾地震过后的污泥水,也常为灾区民众带来困扰。因此,此次致力于解决弱势族群常态性用水安全问题,运用工研院研发专长,结合慈济基金会志工们多年来的救灾实战经验,充分了解第一线的使用需求及问题,让公益科技能更贴近救灾所需,便于偏乡或电力不足的地区仍可快速供应民众安全的用水。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资深工程师卢建均进一步指出,这项公益科技是源于经济部技术处对科技专案支持,所开发出之可携式UVC LED流动水模组,此技术曾于2018年获得素有科技产业奥斯卡之称的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肯定,并已与净水相关产业厂商合作。
研究团队进一步思索,除了协助产业外,这项科技是否也能运用在救灾公益上,因此在与慈济基金会的合作下,打造出这个可背在肩上的蓝色净水桶,它的重量相当轻,充满电后可提供一天约100人,每人4公升的用水,储水量可达20公升,并可用太阳能充电,相当环保,同时以紫外光LED杀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99.9%以上。
慈济基金会执行长颜博文表示,过去慈济就曾与工研院合作开发净水设备,如2015年苏迪勒台风过境,强风豪雨造成乌来山区道路中断,灾区一度缺水断电,就是运用工研院研发的Qwater紧急净水设备,紧急进驻灾区,每天提供15吨干净饮用水,供当地民众取用。
这次的「可携式UVC LED流动水模组」机动性相当高,方便志工肩上一背就可挺进灾区供水,有利于电力不足、地形崎岖的灾区救灾使用。此项技术已提供慈济基金会使用在国内场域试验,未来将导入全球场域试验营运模式,让人人都能喝到洁净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