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集團3日宣示,2022年財務年度成功達成營收884億歐元和利潤37億歐元,較去年度分別成長12%、4%。
|
博世正致力增進其生產線員工在德國據點的「未來工廠」所需技能 |
博世集團執行長Stefan Hartung表示:「博世集團在艱困的2022年,再度展現不懼危機,同時擁有強大的創新實力。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博世正透過目標性投資和擴展全球布局,以確保在全球的成長契機,為人們提供『成就生活之美』的科技,進而為社會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從氣候友善的供暖到節能及永續交通。」
包括博世已宣布未來10年將投資約9.5 億歐元,在中國大陸蘇州設立工程和製造中心,專注在電氣化和自動化領域,開發當地市場所需的交通解決方案和產品;同時協助歐洲,提升在成為高科技據點的地位。
Hartung進一步指出:「典型的範例就是我們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和羅伊特林根(Reutlingen)擴建的晶圓廠,預計到了2026年將再投資30億歐元在半導體業務,以因應交通解決方案短缺晶片的問題。」同時計劃強化於埃及、印度、墨西哥、美國和越南等其全球擴展業務。
此外,對博世而言,特別是互聯化、自動化和電氣化所帶來市場和科技環境的改變,以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將成為未來幾年的成長動能。東協(ASEAN)成員國等新興地區的額外需求,將開啟進一步的市場成長。
在該背景下,Hartung相信博世在經濟和能源政策方面,有著良好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氣候行動需要國際合作!」Hartung將再生能源進一步發展,視為解決環境和經濟永續性目標相互衝突的方法。同時指出:「能源系統轉型需要確定的是讓人們負擔得起,絕不可導致企業或家庭的電力供應中斷,並且應該盡可能放棄化石燃料。」
博世在這方面已盡己所能,加快發展燃料電池和氫能科技的腳步。在電動交通方面一直保有高訂單量。」因此,博世預估2026年在電動交通的營業額將可達60億歐元,特別是今年在大陸市場的e-axles電動軸和馬達業務,將可望轉盈。
且即使浮現種種挑戰,能源和氣候危機正增加全球對於碳中和科技的需求,也開啟各種契機。博世2022年也在永續發展和氣候目標方面有所進展,包含再生能源在博世集團一年用電量比重,已從89%增至94%。依負責博世集團永續發展的人資長暨勞資關係負責人Filiz Albrecht 表示:「博世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節能1.7GW,至今已經一半達成目標量。」
「基於博世在永續發展的努力,也使之成為對於求職者更具吸引力的雇主。」Albrecht進一步指出,尤其是印度在軟體人才競爭中將更為重要,目前博世在印度擁有17,000 名軟體人才。全球軟體領域員工人數,也自38,000人增為44,000人,預計2025年前將再增聘上萬人、以及50,000多名軟體開發人員。博世同時致力於提升其生產線員工的數位技能,例如今年針對旗下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推出「LernWerk」專案,以增進在德國據點的「未來工廠」所需技能。
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財務長 Markus Forschner 博士表示:「縱使半導體短缺及經濟疲軟持續,博世集團的4個事業群營收皆逆勢成長,其中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為營收占比最高的事業群營收年增17%,達526億歐元,業績成長優於整體汽車產業;工業科技事業群營收年增14%,為69億歐元。惟受到整體供應鏈成本增加和交通業務轉型的前期投資等,對博世的獲利能力也有所影響。
Forschner 博士指出,過去一年內收購液壓機械供應商HydraForce及精密機械供應商Elmo,可說是博世工業科技業務的重要里程碑。且即使家用電器及電動工具消費意願減弱,消費性產品事業群營收仍微幅成長達215億歐元、增幅2%;節能家居及建築科技需求強勁,帶動能源暨建築科技事業群總營收攀至70億歐元,皆較上年成長15%、實質成長13%。
最後,博世預估全球經濟將放緩,年成長將低於2%。Forschne表示:「因全球商業環境已經反映出經濟負擔,不斷上升的利率正縮減投資空間,建築業及個人消費尤其受到衝擊。」 在歐洲,即使近期能源價格略為下降,過去能源成本大幅上升亦加劇對經濟的衝擊。 另一方面,大陸經濟在政府放棄COVID-19病毒清零政策,緊接著大規模感染潮退去後,可望走向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