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Intel結盟凌華進攻智慧城市 推出全台首輛雙層觀光巴士
 

【CTIMES/SmartAuto 廖家宜 報導】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2077】

儘管台灣高喊物聯網的口號已久,但至今卻還未真正普及在大眾的生活中,縱使起步較晚,但所幸台灣仍一步一腳印慢慢開始落實,繼先前高雄市合作法國無人車廠商Navya,引進全台首個無人駕駛小巴後,台北市現在也推出智慧雙層巴士,積極搶攻觀光商機。結合英特爾、凌華科技與三晉整合營銷三方合作,藉由軟體硬整合打造高水準的智慧化服務,讓台北邁向智慧城市又更靠進一步。

台北市邁向智慧城市!結合英特爾、凌華科技與三晉整合營銷三方合作,全台第一輛智慧雙層觀光巴士將於今年一月於台北市正式上路。
台北市邁向智慧城市!結合英特爾、凌華科技與三晉整合營銷三方合作,全台第一輛智慧雙層觀光巴士將於今年一月於台北市正式上路。

台北市雙層觀光巴士預計今年1月正式上路,初期提供八輛,未來旅客可體驗運用科技打造出來的一系列智慧服務。舉例來說,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該巴士便透過App結合QR Code來進行票務管理,其運作流程是先讓旅客透過手機上的App系統購票,訂票後取得QR Code作為乘車票券,只要旅客在上車時秀出QR Code讓讀取窗口感應,駕駛座上的平板驗票設備便會立即出現票券資訊,並且回傳售票情形,讓其他旅客同步掌握還有多少空位可購買。

而App的功能當然不只僅僅售票而已,由於每輛雙層巴士都配有WiFi,透過GPS定位,旅客還可通過App掌握當地旅遊資訊,包含觀光景點、美食名產、附近周邊商家資訊等,另一方面促進當地消費。

最特別的是,該雙層巴士具備人流偵測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技術,當乘客上下車時,系統會自動計算人數,並將資訊傳送到行控中心,屆時行控中心可依據所取得數據靈活調度車輛班次,隨時應變人潮狀況。

該雙層觀光巴士背後的主要設備供應商則是由英特爾和工業電腦廠商凌華科技提供,以及借助三晉整合營銷在旅遊運輸業的豐富經驗共同攜手合作。由於車內屬於封閉空間,設備須達到耐高溫的要求,加上車體運行過程中難免產生震動,採用內含英特爾Core處理器的凌華科技嵌入式無風扇電腦MXE-5501系列可支援上述環境所要求的嚴苛條件,提供觀光巴士穩定的硬體設備。

而另一項採用英特爾技術的應用則為QR Code條碼掃描驗票設備。此設備採用內含英特爾Celeron處理器的凌華IMT-BT工業級行動平板,可安裝多種應用軟體,提供極具競爭力的運算效能。據了解,此次凌華將提供8台雙層巴士所需無風扇嵌入式電腦、平板電腦總計9套,另外還有手持行動終端,可現場支付跑發票,該掌上機由高通支援。

為了讓觀光巴士智慧化,這次可是砸了重本,據悉合計8輛車的IT及軟體的建置成本就造價1,500萬元,足足比一般巴士貴了一倍。而該雙層觀光巴士共有 2 條路線,行經20 個站點,可達台北 101、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等知名景點。

打著「全台首輛」的響亮名號,這輛雙層觀光巴士可說是備受期待,期望藉此提高台灣的觀光服務水準,畢竟受到陸客減量影響,台灣觀光多少受到衝擊,業者叫苦連天,但若是能從基礎設施穩扎穩打,打響台灣優異的觀光服務名號,相信自然能吸引懂得看見台灣美好的旅客前來。

而透過結合英特爾的軟硬體實力,凌華亞太業務區總經理曾仁德則表示,也希望透過台灣的案例,讓雙層觀光巴士不僅僅在台北運行,而是可在未來將觀光巴士的整體解決方案推廣到海外。

關鍵字: 物聯網  智慧城市  觀光巴士  陸客  智慧交通  Intel(英代爾, 英特爾凌華科技  三晉整合營銷 
相關新聞
MIC:智慧城市整合AI技術 帶動軟硬體與設備新商機
英特爾AI加速器為企業生成式AI市場提供新選擇
東元邁向虛擬電廠時代 打造永續智慧城市
AI台北智慧城市展多樣風貌 開箱大巨蛋數位場館
英特爾攜手合作夥伴 助力AI PC創作新世代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Intel OpenVINO 2023.0初體驗—如何快速在Google Colab運行人臉偵測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零信任資安新趨勢:無密碼存取及安全晶片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8.9.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