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到身邊許多長輩長期受到慢性疾病所苦,台大電子所所長呂學士教授正研發出釋藥晶片、止痛晶片,藉由將晶片植入人體內,透過讀取電容結構的變化24小時偵測病人的血壓、血糖等健康狀況,藉由無線的方式將資料傳送至手機,甚至釋藥晶片可在查覺到病人身體不適的同時,自動釋放藥物治療;或者,透過手機等手持裝置輕刷一下皮膚,傳送無線電波給體內的止痛晶片,晶片再利用這樣的微量電流刺激神經達到止痛效果,病人不用再大費周章跑去醫院。
|
呂學士感歎,台灣有技術,但往往只停留在臨床階段。(圖:EEPW) BigPic:450x297 |
「半導體的特色就是可以大量生產,可以有非常精密的電路設計,提升設備的智慧,且大量生產後可以降低成本,讓這些設備變得更為便宜,俗擱大碗!」呂學士以前陣子的熱門新聞為例,安潔莉納裘莉經過癌症基因檢測後決定切除乳房切除手術。
他指出,這種基因檢測費用昂貴且費時,但如果能夠導入半導體技術,讓設備可以大量生產進而降低成本,並且微型化,讓這樣的設備可以如同血糖機這麼普及,讓每個人都可以沒有負擔的、便利的接受這樣的檢測,而這樣的儀器,美國一家企業已經用半導體技術做到了,而這也是台灣可以發展的方向。
這種透過一個創新的想法,經過研發、臨床測試後,進而改變醫療行為,使其變得更加簡單方便,「這應該是最完美的故事,」他笑著說。但是,完美的故事畢竟只是一個理想中的希望,呂學士語氣緊接著一轉,無奈的指出目前的困境 - 台灣的動作太慢。
台灣環境不完善 研發慢一步
事實上,類似止痛晶片、釋藥晶片的人體植入式晶片並不新奇,甚至早已在美國打開市場,其中醫療大廠Medtronic所生產的晶片更已通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用於植入腦部,治療腦部病變。
相較之下,台灣卻連臨床試驗都還不能進行。「台灣也有技術,但最常的情況是,論文發表後就不了了之。當別人已經可以商品化時,台灣還停留在申請臨床測試的階段。」
由於是高風險試驗,在台灣,進入體內的臨床測試通常非常難以通過人體試驗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的核准。然而,在醫療電子三大類(體外、表皮、體內)中,以止痛晶片這類的體內電子醫療設備價值最高,利潤也最高。他直言:「台灣如果這關過不了,就只能留在成本競爭的階段,畢竟血壓計、血糖計這些設備已經做到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