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新聞十日談#37】台灣最需要的科技政策
對新執政的期許與建議

【作者: 編輯部】   2024年01月29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149】

背景

以AI為首的科技浪潮,將全面地改變人們的生活,對個人到社會,至整體國家,都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此時唯有完善的政策與產業規劃,才能夠在這波變革之中避免落後,甚至是搶得先機。而台灣乃是科技大國,更是全球的半導體重鎮,自然更要嚴肅以對。


此時.正值新一任政府領導人接任之際.洽是重新審視當前國家科技產業政策的好時機。本期新聞十日談的聚焦點在於:面對AI時代,我們最需要的科技政策是什麼?在產業發展上,我們最需要留意的挑戰有哪些?以及給新執政者的建言?


主持人:CTIMES副總編輯 籃貫銘


與談人:CTIMES社長 黃俊義



[問題1] 新執政者即將上任,新政策也將隨之落實,但接下來的時期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AI等技術的發展。在新人上任之際,您覺得接下來最重要的科技產業政策應該是什麼?


黃俊義(簡稱黃):三位總統候選人的科技政策我認為都有可取之處,既然是賴清德當選,主要會落實的科技政策,當然就是該團隊選前所提出的幾項要點。賴清德團隊所提出科技政策相當具體,可行性很高,其所規畫出來的方向,我個人相當看好。


賴團隊提出從地緣政治的結盟出發(印太戰略)是借力使力,突破台灣產業發展的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問題效果會顯著。再來是智能化科技發展,提到以人為本的智慧新社會,不忘本質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希望能真正落實,才能讓科技既遠大又實際的健全發展。「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是創造公平競爭環境重要的一環,如何做到減少通貨膨脹或緊縮,又能讓資金自由流通,這是一大挑戰。另外,提出幾項創新創業的環境或生態,政府站在鼓勵與輔助的角色來積極推動參與即可。


最後是發展綠色成長戰略的問題。延續綠能減碳策略已是國際潮流,但新能源思維需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例如小型核電廠、氫能源的發展等。


[問題2] 台灣是科技大國,更是全球半導體重鎮,我們的一舉一動很受重視。而對台灣產業來說,最需要留意的挑戰有哪些?又要如何克服?


黃:賴團隊的民主大聯盟概念,符合全球主流產業發展的需要,民主聯盟的國家將不會有所顧忌的與台灣產業技術合作,這是一大利多。但台灣身處民主聯盟的前線,各國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將是一大挑戰。


對威權體制的中國政府不挑釁也不恐懼,甚至願意提供中國一般產業發展上的幫助,這


樣子自助助人,才能克服排除發展上的障礙。


[問題3] 隨著新執政者的選出,新的政府不久也將走馬上任。社長有什麼建言與建議要給新的政府,在產業發展規劃上面?


黃:我還是要再一次強調本質的問題。產業發展只是表相上配合,不須要過度追逐先進科技的發展。所謂先進科技,此時有用,彼時不一定有用;此處先進,彼處不見得就是先進。賴團隊提出的推動產業多元發展是起碼應該去積極落實的方針。


以孔子的觀點來說明:《論語子路第四》中提到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所謂學稼或學圃是當時的高科技,如同現在想做晶片製造或IC設計,社會上的顯學大家都會趨之若鶩。但在上者必須注重本質、整體觀察,不是一味地技術掛帥,反而要注重人文的素養,廣泛引用各種人才,在實際需要上提出創新,這樣有禮、有節,有情、有義,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


● 觀看更多內容,請連結下列網址: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 生成式AI海嘯來襲 企業更需要AI雲端服務來實現創新與發展
» 研究:Android品牌多元化布局高階市場 本地化策略與技術創新將引領潮流
» AI走進田間 加拿大團隊開發新技術提升農食產業永續發展
» 以電漿科技回收鋼鐵業二氧化碳 比利時打造全球首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56.15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