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CSR亚太区副总裁许俊峰:将蓝牙技术融入生活
 

【作者: 王岫晨】2007年04月02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3831】


本社社长黄俊义(以下简称黄):您负责CSR在亚太区整体的布局,能否请您分享CSR在亚太区的发展策略呢?


CSR亚太区副总裁许俊丰(以下简称许):CSR在台湾设立办公室,主要是著眼于台湾市场对CSR的重要性。特别是在PC主机以及PC周边零组件等。蓝牙产品在发展初期尚未进入手机领域,一直偏重在PC市场发展,也因此台湾在CSR的亚太区布局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SR将致力加强台湾区的主要业务规模与对客户的FAE技术支援,以求更大幅的成长,往后更将开发市场所需求的解决方案与设计参考。


《图一 CSR亚太区副总裁许俊丰》
《图一 CSR亚太区副总裁许俊丰》

对整个亚太区域市场来观察,中国将是未来的重点布局区域,因此CSR也建置了上海办公室,由于中国大陆已渐渐成为生产重镇,CSR将强对当地客户的技术协助。除了蓝牙之外,CSR目前在Wi-Fi领域已有着墨,2006年收购了N​​ordNav Technologies和Cambridge Positioning Systems等两家公司后,目前也拥有了软体GPS技术,预计今年将推出相关产品。 CSR看好印度市场,预计未来三~五年将在当地设立生产据点。然而目前则将还是以中国大陆市场为发展主力。印度目前是以软体开发为其强项,至于在电子零组件的生产方面,中国市场依然锐不可挡。


黄:CSR深耕蓝牙领域,请问CSR在蓝牙技术上的优势为何?又如何看待蓝牙应用的发展性?


许:在蓝牙技术的应用上,CSR不断扩充其技术领域。早在2001年CSR刚进军蓝牙领域时,由于市场不到位,竞争厂商众多,加上软体方面的问题,不同厂商所推出的蓝牙产品会有相容性的问题,因此过去许多半导体公司并不看好蓝牙市场,造成市场的期待度非常不乐观。因此许多大厂或IC设计公司纷纷退出蓝牙市场,转而发展当时较为热门的Wi-Fi技术。一直到了2003年底开始,蓝牙市场才开始出现了曙光,除了PC应用之外,手机也开始纷纷内建蓝牙功能。刚开始应用于高阶手机上,由于价格不断降低,目前许多中阶手机也开始具备蓝牙功能。由于手机的出货量不断攀高,因此手机已经成为蓝牙产品的重要应用市场。


CSR的优势在于Max Signal,也是第一家以纯CMOS制程制作蓝牙单晶片的厂商,当时很多厂商都认为单晶片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两个晶片。而CSR成功做出蓝牙单晶片之后,竞争对手也纷纷跟进。因此CSR在蓝牙晶片的整合方面,可称是市场的前锋。


CSR目前将蓝牙单晶片扩充到许多不同应用领域,毕竟蓝牙之应用非常广泛,除了PC、NB、手机之外,现在更有电视机内建蓝牙功能,往更多的应用领域发展,因此也使得蓝牙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一旦扩充不同的发展领域,竞争者无形也将增加,CSR会让客户清楚了解CSR的蓝牙技术价值所在,不只是单纯供应蓝牙产品,若单一供应商便可供应更多不同的技术与产品给客户,则更可提高供​​应商之价值与优势。而我认为蓝牙产品将会渐渐成为标准配备,亦即往后许多产品上都将必备蓝牙功能。例如现在许多NB不一定有红外线功能,但都会有蓝牙功能的趋势,可看出蓝牙已经替代了红外线的功能。随着蓝牙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与进化,未来3.0版本更可能增加UWB的功能,可达到更高的资料传输速度。因此尽管许多人认为蓝牙已经发展到了极限,然而我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蓝牙将可望陆续出现更多先进的功能与应用。


黄:今年年初美国的CES展让人看到了更多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商机,您认为蓝牙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方面是否有更宽广的路?


许:其实从这次的CES展可以看到,基本上并没有看到较为特别的应用与技术突破,且今年看起来发展蓝牙技术的厂商也不较往年多,很大的原因在于目前蓝牙已经渐渐成为一个标准了,并没有其他应用上的进展。因此在未来蓝牙3.0版本问世之后,才可能看到比较不同的应用。另外,GPS已渐渐成为热门的产品,几年内GPS产品将可望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这对蓝牙的发展将是有利的。因为许多GPS产品都将内建蓝芽功能,以便与手机或NB、PC等产品连结上网,进行卫星定位之用。


黄:CSR在并购了两家GPS软体公司之后,为公司带来哪些益处?而这样的技术又将应用在哪些领域?


许:CSR在2006年并购了两家GPS软体公司NordNav Technologies与Cambridge Positioning Systems。结合两家公司的技术,让CSR能够针对手机和个人导航装置(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PND)最庞大的中低价位市场应用,提供以软体为基础的低成本GPS方案。 CSR将其在嵌入式射频技术领域的专业运用到行动平台,并预计于2007上半年推出第一个支援卫星导航及其他定位服务的自主型GPS(Autonomous GPS)和辅助型(Assisted GPS)产品。


上述这两家公司的并购,让CSR能够为手机、PND及其他掌上型装置制造商供应GPS方案。 CSR延揽的专利GPS方案是一种以软体为基础的架构,当与CSR的蓝牙科技搭配使用时,整体物料清单(BoM)成本增加不到一美元。 CSR运用专利方法降低处理器周期数和首次定位时间,让整体方案提高功率效益,处理需求不到替代方案的一半,而且保有足够的弹性可以执行高度动态和精准的追踪。


收购自NordNav的这个软体GPS技术预定2007上半年供应,它所占用的面积和竞争硬体方案相比减少80%,并且是市场上成本最低的方案,实际成本可望降低至一美元以下。这意谓着CSR的GPS技术将可真正应用于中低阶功能的手机、智慧型手机、PND及其他可携式装置等市场。


我认为GPS解决方案必须更小型化、更低成本、更低功率和处理器需求,才能大幅增加提供个人导航和定位服务的手机使用率。为确保技术可行性,它也必须能与GSM/3G射频协调作业、缩短卫星讯号搜寻时间、甚至维护在室内及其他不利环境下的准确定位。 CSR藉由并购NordNav Technologies和Cambridge Positioning Systems两公司,有效排除这些设计问题,并将这些新技术和CSR在嵌入式无线科技的专业,成功地结合到小型且具备省电要求的行动应用。


CSR透过收购Cambridge Positioning Systems取得其Extended GPS(EGPS)软体演算法,以支援行动手机和网路伺服主机软体。这些演算法让使用者达到低于三秒的快速定位,即使在高密度的都会区或什至无法取得GPS卫星讯号的室内环境都能提供GPS涵盖。较快速的定位时间除了改善使用者经验之外,若与传统辅助型GPS相比,其功率消耗将可以减少十倍以上。


有了支援手机的GPS和EGPS软体,CSR将能为行动手机、PND及其他可携式装置制造商及网路业者提供最具竞争力、完整且先进技术的行动GPS方案。此外,CSR的GPS科技也将支援Galileo全球标准。


黄:CSR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市场的布局上,是如何依据地域特性而考量的呢?


许:台湾与国际OEM厂商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国际OEM也都很看重台湾的设计能力,因此台湾不只代工能力,在设计方面也颇受国际厂商重视。因此CSR在台湾将偏重于设计(R&D)部分,许多客户也都以产品设计为重点,因此重点在于提供F​​AE支援,以协助客户开发产品。


中国大陆的布局则与台湾稍有不同,目前可看到生产已经渐渐移至中国大陆,因此CSR将提高业务据点以符合当地的需求,当然由于中国大陆已成为生产重镇,因此在FAE的支援方面也将更为投入。只是在PC或Wi-Fi的应用上,台湾目前还是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R&D的能力方面,台湾平均高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厂商目前则偏重在参考设计与模组化的使用。我认为市场布局主要需看产品需求而定。


例如针对一般产品如耳机,CSR提供参考设计让当地厂商可以快速开发产品,而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在设计与开发上。然而对于手机这类产品而言,由于手机在设计上必须考量与其他周边产品的互操性,因此必须直接在当地提供技术支援,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的布局,我认为产品属性仍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黄:目前PC产业渐趋成熟,并朝向数位消费性电子发展,请问您对蓝牙产品的发展趋势有没有特别的看法?


许:目前许多厂商都在强调e-Home的应用,这与过去的数位家庭概念是一样的。蓝牙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短距离无线技术,特别是针对家中各种设备的连结。不久前有厂商推出具备蓝牙功能的电视机,而目前手机的拍照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在这些设备都具备蓝牙传输的功能之​​后,出门在外所拍摄的手机照片,回到家之后就可以立即利用蓝牙功能,透过电视萤幕来观看所拍摄的照片,或传送到PC等储存设备上。而如果在夜深人静时观赏电视节目不希望吵到其他家人的安宁,也可以搭配蓝牙耳机边观看边听电视节目的声音。另外在搭配手机的用途上,还可以利用手机开关家电、照明与安全系统等,未来拥有更高的资料传输速度之后,还可以传送视讯资料,这些都是透过蓝牙技术来实现e-Home的概念。


而不只是在手机的应用,诸如UMPC等产品也是蓝牙非常适合使用的,例如外接滑鼠、键盘或耳机等,这些应用基本上与手机非常类似的,只不过从手机平台转移至UMPC而已。此外目前投影机尚不支援蓝牙功能,未来有了UWB技术支援更高速传输之后,NB或PC就可以直接连接投影机,免去接线的困扰。


黄:在无线通讯时代崛起之后,我们似乎看到欧洲厂商占尽了优势。请问您认为欧洲厂商的优势何在呢?


许:我认为欧洲市场会将规格透明化,例如透过联盟或组织的形式,将无线通讯的标准公开化。而与美国的通讯厂商比较起来,美商则比较偏重由单一大厂把持关键技术,尽管独大市场,却也呈现单打独斗的状况。而欧洲市场则是透过组织的力量,成功将许多技术推出市场。


技术的国际化将是一个趋势,目前可见到许多台湾厂商也纷纷赴美国上市,并寻求国外更好的技术人才。因此台湾厂商走向国际化,寻找国外人才并开发技术,未来会与这些欧洲厂商更为接近。


欧洲会带动无线传输技术,重点就在其技术的开放。加上厂商彼此之间的竞争,无形中加快了进步的速度。新的技术与优质的人才也因此不断产生。


相关文章
物联网通讯协定卡位战启动
GPS整合多重无线通讯单晶片设计精确定位!
低功耗无线技术前景看好
BlueCore5开发平台的技术与应用
VoWiFi手机设计探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英特尔展示首款全面整合光学I/O小晶片
» Ansys透过NVIDIA Omniverse实现3D-IC设计3D多物理视觉化
» TI首款GaN IPM问世 实现更小更具能源效率的高电压马达设计
» ST和Mobile Physics合作开发EnviroMeter 让手机具有准确空气品质监测功能
» 英飞凌全新光学模组助石头科技打造新一代智慧型机器人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S1B5MX8STACUKO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