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智慧家庭掀起合作風潮
標準紛雜 擴充能力或為第一優先

【作者: 姚嘉洋】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5495】


過去在智慧家庭領域所談到的,不外乎是透過個人行動裝置針對不同的家庭進行控制,甚至是打造其個人化環境,但畢竟智慧家庭所涵蓋的範圍極為廣泛,從終端裝置、連網技術、作業系統乃至於整體建築等,都可被視為智慧家庭的一環,所以從建築本身的角度切入,來看待智慧家庭,亦是一種值得參考的面向。


從智慧建築到智慧家庭

過去我們對於西門子的認識,除了在工業自動化與醫療領域佔有領導地位外,在智慧家庭方面,也有不少的耕耘與經驗。西門子樓宇科技事業部控制產品與系統處協理樂建鐸表示,西門子在樓宇自動化領域本來就有相當深厚的基礎與經驗,投入家庭自動化與智慧家庭領域的前提是要具備高度的整合與客製化能力,所以西門子必須在樓宇自動化先站穩腳步,才能向前邁進。


如同前面所談到的,正因為智慧家庭涵蓋的終端裝置極為廣泛,強如西門子也無法全部提供。但樂建鐸指出,正因為西門子在軟體端,具備高度的開放與整合特性,可以與各大品牌供應商的裝置進行整合。至於整合的接口,我們稱為:KNX。KNX源自於歐洲電器產業,為了解決電器與通訊協定間不相容的問題,歐洲便登高一呼,打算解決相容問題,該協定已經存在約20餘年的時間,後來美國與大陸也開始採用該協定,據了解光是在歐洲市場便有600餘家廠商搭載KNX協定。



圖1 : 從智慧建築看智慧家庭,其切入的角度與思維就有所不同,如何讓兩者之間的功能加以連結,成了一大課題。(Source:www.iis.fraunhofer.de)
圖1 : 從智慧建築看智慧家庭,其切入的角度與思維就有所不同,如何讓兩者之間的功能加以連結,成了一大課題。(Source:www.iis.fraunhofer.de)

樂建鐸同意,智慧家庭的發展的確需要其生態系統的協助,西門子在發展該市場時,也努力要讓新創公司或是相關的智慧家庭裝置業者看到西門子的開放與兼容性,因為就終端裝置本身就五花八門,若能透過開放兼容的平台來進行控制,對於使用者而言,絕對是一大利多。此外,樂建鐸也表示,市場上有不少科技業者在發展其生態系統,像是Android或是iOS等,西門子也很樂意與之合作,畢竟雙方的強項有所不同,在合作的情況下,相信可以補其不足,共創雙贏。


奧地利微電子台灣區總經理李定翰表示,奧地利微電子對於智慧家庭的定義,在於系統本身能夠達到「自我認知」的程度,這才是真正智慧化的表現。當然,從半導體元件的層次切入,要因應這樣的需求,高精準度的感測器元件,尤其是光學感測,將扮演整個系統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李定翰更說,產品數位化甚至是環境數據的採集感測,只是基本要求,能讓系統具備「預測」能力,才是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


李定翰進一步解釋,高精準度的感測器所收集的資料,才能進入巨量資料流程,進一步分析出有用的資料,反之,雜訊太多的資料,反而會造成分析上的不便。舉例來說,當大家都有智慧手環或是感測器收集環境資料或是生理資訊後,普遍化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會是大家在性能上有所比較。而透過巨量資料的分析,在以舒適為前提下,伺服器端能下達指令到使用者所在環境的LED照明的亮度、色溫甚至是空調溫度等,皆不需要使用者進一步控制就作到。此外,再透過現場的感測器來感測現場的溫溼度、人數多寡與空氣品質等,來調整現場諸多環境的參數。



圖2 : 智慧家庭涵蓋的範圍極為廣泛,需要透過諸多感測器收集資料,智慧家庭才有實現的可能。(Source:www.electronicspecifier.com)
圖2 : 智慧家庭涵蓋的範圍極為廣泛,需要透過諸多感測器收集資料,智慧家庭才有實現的可能。(Source:www.electronicspecifier.com)

過往我們在探討智慧家庭的發展時,鮮少會將智慧建築納入討論,但智慧建築包含了加熱器、抽風機與空調等系統控制,這部份奧地利微電子也一併納入討論,這同樣也呼應了以舒適度為前提,進一步強化這些建築相關的系統效能,來優化人體舒適度的表現。


事實上,西門子在智慧建築的產品策略,與奧地利微電子並無太大的差異,反倒是有志一同。不過,李定翰強調,雖然概念上相同,但從供應鏈的角度看,奧地利微電子與西門子的距離太遠,還談不上合作的關係。


新創看智慧家庭 合作策略為優先

很多人對於新創企業的印象,大多都是二十至三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主的族群居多,但在新創圈中,聯齊科技的背景就與其他業者有著頗大的差異。聯齊科技執行長顏哲淵表示,聯齊科技在創業之初,其成員主要都來自IC設計領域,而且都具備至少十年以上的業界經驗,所以也累積了不少業界人脈。在創業之初,不論是產品或是商業模式,整個團隊都在摸索當中,而在時代基金會的協助下,引入了不少資源,在互相激盪之下,歷經約莫一年多的時間,產品與商業模式才逐漸成形。


顏哲淵認為,過去有不少大公司想要在智慧家庭這個場域攻下其灘頭堡,但事實上,這些公司所打出的口號,就結果來看,結果相當明顯。不論是半導體龍頭英特爾、作業系統大廠微軟、行動晶片大廠高通所打造的AllJoyn聯盟,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在智慧家庭市場取得領導地位,他分析,原因出在各個地區或是國家,其主要需求都不太相同,像是美國偏重安全、中國大陸偏重炫富,而歐洲市場十分重視居家照護,基於這樣的背景,若要真的打進市場,客製化與本土化,將是十分重要的關鍵,而這兩件事大多也只有具備彈性與快速反應特色的新創企業才做得到。


顏哲淵更談到,正因為智慧家庭具備客製化與本土化兩種特色,所以也很難一家業者通吃整個市場。但客觀來看,傳統大廠依然可以扮演標準制定的角色,而新創業者就肩負起服務當地市場的責任。舉例來說,你可能很難想像,美國傳統半導體大廠ADI,就有水位偵測的感測器方案,原因是因為美國境內有些地區時常發生淹水的情況,所以就必須提供這樣的方案給當地區域。



圖3 : 由於各國民情不同,加上個人使用習慣各異,智慧家庭便擁有了客製化與在地化兩大特色。(Source:www.theguardian.com)
圖3 : 由於各國民情不同,加上個人使用習慣各異,智慧家庭便擁有了客製化與在地化兩大特色。(Source:www.theguardian.com)

顏哲淵進一步指出,正因為聯齊科技屬於新創業者,規模並不算大,同時又要因應本土與客製兩大需求,從地區市場來看,聯齊科技所以採取的策略,就是與當地市場合作,由聯齊科技提供雲端、硬體、應用程式(App)與SDK(系統開發套件)等,由當地業者開發真正符合市場的產品。


目前聯齊科技在海外市場的選擇,先選擇了日本為優先,其合作對象,是日本第二類電信業者,聯齊科技所思考的課題,不僅是產品的銷售,而是如何與服務結合,顏哲淵不諱言,由於電信業者擁有龐大的使用者資料,所以結合巨量資料技術,所衍生的服務或是應用,的確有不小的想像空間。除了日本外,聯齊科技也準備前往法國與美國,與當地的電信或是服務業者洽談合作事宜。


事實上,國外諸多大型的電信業者早已經對智慧家庭有相當大的企圖心,只不過就市場現況而言,電信業者要打入智慧家庭應用,透過擴大服務以增進營收的目標,似乎都沒有達到。顏哲淵分析,電信業者沒有成功的原因在於,業者本身的心態過於本位主義,用賣方市場的角度,來讓消費者接受其產品,但如果這樣的產品沒有為消費者帶來價值,消費者根本不會買單。


迪英佳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羅棨鐘博士指出,從智慧家庭切入居家照護,這塊市場一直未有明顯的成長,原因在於外部環境不夠到位,其次是系統本身不夠智慧,而新創團隊能補足的地方是,如何能讓系統更智慧。他直言,台灣在過去20年的時間,的確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這也意味著在其他領域落後其他國家,更進一步的說,如果只是將資訊紀錄而無法讓系統智慧化,那就毫無意義,簡單說,必須要在特定領域長期蹲點,以取得第一線戰場的實務經驗,而新創業者恰巧就有這樣的優勢。


而台灣或許是居家智慧照護業者十分重要的練兵場,但這樣的經驗拿到國外,就不見得適用,所以要與當地業者合作,才能到位,像是中國大陸,光是支付模式與整體基礎建設就與台灣不同,所要思考的層面必須要更加全面才行,再進一步面對使用者才有意義。


圖4 : 智慧家庭延伸出來的智慧照護,光是記錄生理資訊,只是基本要求,如何透過照護專業,進而找出更重要的資訊,才是該應用的重點。(Source:lh3.ggpht.com)
圖4 : 智慧家庭延伸出來的智慧照護,光是記錄生理資訊,只是基本要求,如何透過照護專業,進而找出更重要的資訊,才是該應用的重點。(Source:lh3.ggpht.com)

對新創團隊而言,可以從服務角度切入,站在科技大廠的肩膀上,來思考如何與大廠合作,進而找出服務的「痛點」,對於傳統的IT業者來說,切入智慧居家照護市場,就需要擁有照護經驗的人才來協助系統開發,以合作的方式來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將是台灣在智慧居家照護可以努力的方向。


**刊頭圖片來源(Source:rdcnewscdn.realtor.com)


相關文章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探討用於工業馬達控制的CANopen 協定
使用三端雙向可控矽和四端雙向可控矽控制LED照明
確保機器人的安全未來:資安的角色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勢流科技2024台灣使用者大會登場 西門子高層分享數位化創新趨勢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ADI ADAQ7767-1 μModule DAQ解決方案
» 勢流科技2024 用戶大會 探索AI與高性能計算的熱管理解決方案
» ADI嵌入式軟體發展環境簡化和加速智慧邊緣開發
» 西門子智慧能源展成果 建構氫能新價值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251.10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