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朋友開玩笑的說,台灣電子業過去多以代工業務為主,外商每次來台尋找合作廠商時,都會信誓旦旦的說,我們公司來台灣所採取的是『Win-Win Strategy』,這是說『他贏兩次』的意思,其實對OEM廠商而言是很無奈的。
最近兩岸議題發燒,各界都在期待三通之後的產業情勢,是否可以帶給台灣經濟更多的紅利。尤其對於在金融風暴中一枝獨秀的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而言,各國無不虎視眈眈,希望這個原本是世界工廠的國家,可以成為世界市場而為經濟蕭條帶來復甦的曙光。
而也因為中國大陸市場的潛力,以及兩岸的特殊關係,許多人皆認為此時是打入大陸市場的好時機,因此高喊政府應重視大陸內需市場,兩岸廠商更應合作拓展內需市場。
持平而言,對於一個以國際市場為標的的廠商,中國大陸當然是不可或缺的版圖,在全球不景氣的今天,的確需要重兵部署;而對於原本國際化程度較低的廠商,在語言相通下,大陸也是較容易跨出第一步。不過,大張旗鼓的告訴對方,我們要去進攻你們家市場,去賺你們的錢。這樣的策略運作似乎有點打草驚蛇,市場還沒沾到邊,對岸已起防備之心。
要知道各國市場都有地頭蛇,當廠商想要跟某家業者合作時,相對就成了其競爭者的競爭者,彼此的矛盾就形成。此時合作的對象就很重要,選對伙伴可能全拿,但選錯邊,有時反而全盤輸,這種情境在人治社會的大陸市場屢屢可見。
論述至此,倒非反對兩岸產業合作進軍大陸市場,只是就雙贏來看,共同走出去,可能是更優先的策略與作法。亦即兩岸廠商共同制訂產業標準,一起去拓展兩岸以外的市場,相信彼此的心結與矛盾較易降低,雙方的利益較易分享,當然合作成功的機會相對也較大。
例如,最近電子書市場很夯,兩岸若能思考合作制訂相關標準,藉由全球華文學習風潮,制訂華文學習市場的電子書(電子書包或孔夫子書包)標準,以進一步拓展孔夫子商機,相信可以開展兩岸產業進軍全球市場的新格局。
因為此舉就大陸方面而言,其可以將「中國製造」提昇至「中國標準」;對台灣而言,關鍵零組件、材料、量產能力本來就是台灣的強項,雙方各有專長。此外,也可藉此合作發展如電子紙,可撓式面板等次世代技術及新材料的發展,共同主導下世代產品走勢,並藉此帶動如數位內容等周邊產業。
又如,大陸在委外服務或軟體開發方面,已具成為全球服務外包中心的潛力,並擁有大量軟體工程與資訊管理人才,為軟體工廠的優選基地,而台灣具多年產業領域資訊應用與導入經驗,軟體及系統架構相對熟練, 硬體研發與製造優勢可配合軟體及服務系統形成多元化解決方案,兩岸產業應可合作建立解決方案應用試點,共同爭取國際離岸外包訂單,促使國際企業由印度轉向大中華區發包(如金融、醫療、資訊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兩岸產業形勢目前正往好的方向發展,如何真正做到雙贏的合作,正考驗著企業家的智慧。
(作者現任資策會MIC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