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今日或許受挫,但Internet所具備的革命性優勢,仍繼續深廣的影響著企業的經營與個人的生活。就企業而言,將一切可數位化的資訊整合於Internet這個平台上,即所謂的e化,無疑正如火如荼的在進行中;大家都看到這是個必然的趨勢,和必要的競爭條件,但有多少人的e化方向是正確的呢?

多數的企業已歷經電腦化的階段,本身已擁有一些資訊系統,而這些系統多年來既已運作無礙,為了Internet的興起而汰換,自然是下下之策,如何以最小的功夫讓新舊系統可以互通,N-tier的開發架構會是理想的選擇。這正是Application Server的關鍵角色所在,而經過三、四年的發展,企業開始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市場的拓展,看來仍有一些瓶頸存在。

一是觀念問題,多數企業仍存在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尤其在國內,以中小企業居多,即使看到了e化的需求,但很難週全考量,只能選擇很最需要的、較便宜的,或較容易的部分著手,如此一來,往往很難跳脫client/server的傳統架構,當發展到更複雜的需求時,如商業智慧等,就捉襟見肘,整套系統可能還得再重來一次。

更大的問題是N-tier人才的不足,這不僅是企業的問題,即使是軟體資訊公司,目前似乎也無多少可用之兵。然而牽涉到多系統、平台的整合,畢竟不是容易的事,而目前市面上各家的Application Server產品,皆以J2EE的架構為基礎,因此熟悉Java技術的人才多寡,則直接關係著Application Server的應用推廣程度。雖然國內大專院校在三、四年前開始重視Java的教育,這一、兩年已逐漸投入就業市場,但杯水車薪,仍是供不應求。

N-tier的企業應用伺服軟體在未來的市場預期會有大量的需求,而這也是微軟急於以“.NET”投入此市場的原因之一,但要滿足企業廣泛需求卻人才不足的問題,如ERP一般發展標準化的模組套件,會是一個解決之道。這仍需要有一群專業的軟體工程師投入開發,而發展的程度與速度,甚至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的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