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人士经常将「产官学」三个字挂在嘴边的,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说,由官方供应资源与制定辅助政策、学界负责研发先进技术并转移给产业、产界则以此技术进行量产,三者各司其职,合作将国家经济推向高峰,不过前提是这三者必须紧密结合沟通无碍,整个体系的运作才会顺畅,不过就目前台湾的状况来看,学界与产业界的互动,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
/news/2014/04/18/1029370090.JPG |
台湾之前由于教育政策改变,大学数量超过170家,研究数量激增,就政府方面的规划,这些研究成果会透过桥接计画,将这些成果技转给民间企业,不过一来大学数量过多,研究成果分散各地,造成供需两端资讯流通不足,二来政府的桥接计画本身也是各自为政,光是领域就包括数位内容、生技、奈米科技…等,在两边资讯都各自无法整合的情况下,产、学两端的出现落差就在所难免。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政府单位正视问题严重性,设立学界研究成果资料库,将资讯集中到单一平台,简化供需双方的链结难度,但此一作法要被动的等政府有此认知,而且就算有相关想法,机构平台的设置建立势必旷日废时,因此在官方有动作之前,学界仍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自救动作。
其中较可行的方案,是在研发团队中设置一位行销推广人员,一般高科技研发团队的成员都是工科背景,未必具有商业行销专长,因此研发团队可与同校的商学院合作,由商学院派员担任研发案行销人员对外寻找合适厂商推广成果,如此不但研发成果可以顺利技转,商学科系学生也可借此增加实际经验,达到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