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21)日與光陽集團KYMCO簽署電動機車能源管理系統技術合約,宣布雙方將針對「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等36項專利技術展開合作,開發出新世代的AI概念電動機車。依據騎士不同騎乘模式,電源管理系統的AI會自動記憶學習,提供精準的電動機車騎乘里程數,及馬達出力顯示。
|
/news/2019/01/21/2056301100S.jpg |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工研院與光陽的結合是一個新紀元,特別是這次合作的智能化電池管理技術。因應不同氣候環境,電池的壽命、殘電都不相同,但工研院的技術已經可以精準預測到電動機車還可以跑多遠,不管在寒帶或熱帶使用預測誤差已小於5%。此外還能對電池做遠端監控,機車在外騎乘,車廠可以掌握電池的健康狀況,這就是產品差異化與優勢所在。
光陽集團KYMCO總經理王定義表示,KYMCO是一個追求永續經營、立足台灣、胸懷國際的企業,有做世界一流電動車領導品牌的實力與願景,自有技術研發追求不斷創新,截至2018年止,KYMCO共掌握1,763件核准專利,在同業中專利數量最多,而Ionex車能網發明專利件數,也將KYMCO推升至國內專利數最高成長率的企業。
他指出,KYMCO非常積極尋求更專業的技術夥伴,範圍遍及海內外產官學界,而光陽與工研院合作達20多年歷史,已共創無數佳績,近期17案(36件)電動車技術合作,就是針對電能系統、控制系統、馬達冷卻系統、防盜系統..等多項強化,要將Ionex車能網推向到另一層次「AI級Ionex車能網」。
工研院材化所所長李宗銘表示,電動機車電池使用越久,電量預測誤差越大,久而久之使用者產生里程焦慮,不太信任儀表板顯示的電量預估值,怕騎到一半機車沒電發不動,因此不敢騎太遠。這個情形讓多數使用者當車輛在低電量行駛時會有里程焦慮現象,因此有預留電量的習慣,當預留的電量越多,也意味著電量閒置造成的里程損失也越多,進而無法滿足使用者行駛需求。
他進一步表示,與KYMCO合作的「自我學習式動態電量預估技術」有三大特點:第一是將AI概念導入,讓電動機車內建自主學習系統,因應每台車不同騎乘者模式會記憶學習,分辨出不同人騎車的耗能及預估的里程數;第二是將現今電動機車電量以充電百分比(%)顯示方式改為電量值,並搭配騎乘耗能分析,直接將電量換算剩餘行駛里程,以往電池劣化後會使百分比顯示法的誤差增加,而工研院技術不論電池新舊與否,均可準確預估且誤差<5%;第三在於電池在低電量、過溫或低溫等特殊狀態,會進行放電功率限制,系統會主動顯示馬力限制,在安全狀態下儘量維持車輛運行避免觸發異常斷電保護,避免現今電動機車沒電突然剎停而引發的行車安全問題。
這項技術也適合應用在所有電動載具與儲能系統,目前已投入電動巴士、高壓儲能等需要高安全、高可靠度的大型電池系統上。
工研院技轉法律中心主任王鵬瑜指出智慧財產權重要性與日俱增,台灣企業如何善用智財權來拓展市場,打進全球供應鏈,作為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武器,至關重要。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長期支持下,工研院以深厚技術與優質專利作為台灣廠商進軍國際的後盾。
在電動車專利市場深耕布局多年,因應國際市場之專利戰和資源戰,工研院目前已擁有近800件電池儲能技術相關專利,搭配智財分析布局、商業暨智權策略輔導,與法律稅務等專業諮詢,以智權軟硬整合服務,協助台灣產業組國家隊,打贏國際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