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不僅對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帶來巨大的改變,也為工業製造帶來巨大的變革。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機器取代人力、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開啟大量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3D印表機、自動化工廠促進經濟發展,至今已開始邁向智慧自動化的工業4.0 (Industry 4.0)。
|
/news/2015/03/05/1814553770S.jpg |
工業4.0一詞最早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中提出,其涵蓋了智慧工廠、工業網路系統、IT系統、生產鏈的自主控制。而相較於過去的工廠自動化,工研院副院長張所鋐指出,工業4.0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智慧化,並且改變過去機器、電腦凌駕於人腦之上的情況,在工業4.0反而更加仰賴人腦,用人腦累計的知識來操控電腦。他進一步表示,工業4.0另一關鍵是在硬體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大幅提升效能,這也意味著必須仰賴智慧製造,而工業4.0帶來的智慧製造潮流將會建構出新的產業面貌。
在智慧製造的之下,張所鋐表示,德國認為工業4.0將能夠實現三大願景-智慧生產、綠色生產以及都市生產。除此之外,研華電子董事長劉克振指出,工業4.0將徹底改變製造業的模式,把工廠和物聯網串聯之後,過去大量製造的型態將逐漸轉變為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他認為,物聯網將有助於智慧製造更快落實,因智慧製造必須透過感測器、雲端設備、巨量資料等,並在聯網的環境下建構。不過,劉克振也坦言,相較於醫療、零售、消費等市場,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進展腳步較慢。
不過,在工廠導入智慧自動化之後,機器是否會取代人力一直是產業爭論的問題之一,對此,工研院產經中心蘇孟宗主任強調,進入工業4.0世代不是要讓機器人來取代人力,強調的是人機協同,因此就業機會並不會減少,未來台灣在工業4.0世代的工作機都會著重在研發,因為研發人員必須用來教導機器人。
而針對台灣市場來看,劉克振表示,在工業4.0世代,台灣必須要育成大型的SI(系統整合)公司,這部分必須由工研院或是政府單位來負責執行。過去台灣在發展半導體產業後,就帶動台灣半導體設備產業,未來在發展工業4.0後,台灣在工業4.0的設備上也勢必會出現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