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面對中國 台灣醫材未來在哪裡?
 

【CTIMES/SmartAuto 陳韋哲 報導】   2013年06月21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6277】

在各種行動裝置已經融入人們生活之後,消費者已習慣行動裝置所帶來的便利性,並將這樣的特點帶入其他電子產業中,包括醫療設備。隨著醫療觀念逐漸改變,由過去只能到醫院檢查的看病方式轉為家庭化、個人化的保健照護,越來越多醫療設備開始轉向可攜式,小型化更成為設計關鍵,家用便攜的醫療設備發展更為迅速。

mHealth智慧醫療可攜再進化技術研討會,講師包舜華博士。 BigPic:800x534
mHealth智慧醫療可攜再進化技術研討會,講師包舜華博士。 BigPic:800x534

在本次「mHealth智慧醫療可攜再進化技術研討會」技術論壇中,將邀請學者及業界專家,分別從產業趨勢、關鍵技術、台海兩地市場和極具開發商機的設備案例探討等面向,一一切入介紹。以下為研討會活動內容精采實紀。

針對台灣目前醫材廠商生態狀況,工業技術研究院包舜華博士表示,台灣醫材廠商的營運以製造為主,海外布局則以建立行銷據點或是製造工廠為主。

而這當中則有七成的廠商選擇將海外生產製造中心設立在中國大陸,只有一成左右設立在東南亞(越南)。至於海外行銷據點佈局方面,中國大陸所佔的比重最大(約67%)、美國(約33%)、澳洲(13%)。雖然台灣醫材廠商相較於其他國家醫材廠商在技術上具有一定優勢,但根據IEK 2009~2010年台灣醫療器材普查結果報告發現,即便台灣醫材廠商近9成都是自行研發醫療器材,但卻有出現高達7成以上的廠商所聘僱的研發人才比例低於20%的情況,如此一來,台灣一直以來保有的技術優勢,卻在面對中國醫材廠商的競爭下逐年下降。

反觀中國在基礎醫材方面的發展,生理檢測器材技術上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例如體重計、聽診器、血壓測量儀、體溫計等,出口值都遠大於進口值,而在生理監測裝置中,病人監護儀由於技術複雜度相對較低,因此中國大陸境內生產廠商較多,其中又以深圳為做大聚集生產地,這幾年更轉以國外市場為主要發展方向。

雖然台灣電子產業成熟以及基礎醫材技術不差,但卻無法滿足基本的內需。主要的問題落在台灣的研發能力投入比重過低,又都是以電子代工的傳統思維模式來經營醫材產品。相對的,中國的製造品質雖差,但卻能滿足中國境內內需的同時還能逆勢出口。中國市場與廠商崛起太快,使得故步自封的台灣醫材廠商難以適應。

因此想要在mHealth產業獲得致勝的入場券,包舜華表示,由於台灣廠商的思維總是認為先有訂單再說,不然就是盡可能不做醫療法規規範的產品。台灣醫材廠商想要將醫療器材賣到國外,除了必須開拓內需市場之外,還必須根植於現有的醫療器材實力,並且將學術界以及政府兩方資源進行整合,方能有一番作為。

關鍵字: mHealth  IEK  工業技術研究院 
相關新聞
IEK:「零接觸經濟」模式將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Made by Taiwan」 工研院籲台灣製造轉向價值延伸的思考
聚焦亞洲 IEK發表全球首本亞洲前瞻科技專刊:AI與6G居冠
工研院發表2018產業關鍵趨勢彙報
工研院IEK:2018年台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3.27%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最佳化大量低複雜度PCB測試的生產效率策略
» 確保裝置互通性 RedCap全面測試驗證勢在必行
» ESG趨勢展望:引領企業邁向綠色未來
» 高階晶片異常點無所遁形 C-AFM一針見內鬼
» 高速傳輸需求飆升 PCIe訊號測試不妥協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9.162.22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