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2001年晶片市場十大影響因素
 

【CTIMES/SmartAuto 馬耀祖 報導】   2001年09月24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6239】

雖然有關2001年將成為IC產業有史以來最不景氣年度的說法尚難定論,由IC Insight公司分析羅列的十大原因已可見一斑。好在這一年度已熬過近半!以下即是該公司最近出具的市場調研報告中列出的十大喜憂參半的因素:

1.2001年世界GDP增長率預計僅為2.4%,由此驗證了今年將是一個全球性不景氣年度,也是近三十年來不景氣周期間隔最短(三年)的一個年度。而自1970年以來,不景氣間隔周期通常在七至九年之間。

2.首次創記錄的是世界電子系統銷售在2001年預計將下降4%。上次下降年度在1998年,降幅為1 %。

3.2001年世界半導體市場預計也將達到歷史上最大的降幅,下降比率達26%,超過了1985年17%的降幅,也是IC產業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4.今年積體電路單位量產也是有史以來跌幅最大的年度,之前的1985年跌幅則為16%。

5.由於全球性經濟不景氣、產能過高和庫存積壓等綜合因素導致現階段IC產業周期(1999-2001)的年平均增長率僅為9%,而上一周期(1993-1998)的年平均增長率為16%。

6.預計美國半導體市場也將達到有史以來跌幅最高的記錄,降幅為39%。

7.有史以來,2001年ROW(世界其他地區)半導體市場首次取代美國位居第一大市場位置,主要來自大陸市場的推動。(事實上,大陸也是唯一在2001年半導體市場實現5%增幅的國家)

8.2001年半導體資金投入將下降30%,超過了1998年25%的記錄。

9.DRAM產業預計今年將成為第二大收入下挫53%的市場。今年的DRAM市場規模僅為1995年的三分之一,即135億對410億美元。

10.諸如TSMC、UMC和特許半導體等IC生產公司,預計收入都將比去年下降32%。產能利用率在2001年的平均比例為54%,而在2000年則為97%。

IC Insights預計2002年半導體產業市場增長將加快,晶片收入增幅為14 %,電子銷售增幅為5%。

相關新聞
英飛凌為客戶提供產品碳足跡資料 助力低碳化轉型
巴斯夫與西門子攜手推動循環經濟 推出首款生物質元件斷路器。
工研院攜四方冷鏈結盟 進軍馬來西亞市場
DigiKey《數位城市》第四季影片系列以智慧AI為主題
金屬中心解析地緣政治供需策略 助銅金屬產業提升韌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8.174.23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