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Pure Storage助聚和国际迈向制造业数位转型永续之路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2266】

Pure Storage持续协助台湾在地制造业发展创新变革,推动企业永续发展,透过高效稳定的基础架构,帮助造纸化学品制造厂商聚和国际Hopax迈向数位化转型,成功克服传统制造业面临市场需求变动快速的环境挑战。聚和以大众熟知的产品「N次贴」站稳台湾市场,透过导入FlashArray//X达到6:1的资料减量比,整体容量提升近1倍,并以单1台FlashArray//X取代既有5台他牌储存设备,不仅投资效益显着优化,更减少每年2万度的耗电量与10吨碳排放。未来,Pure Storage将持续以创新技术为台湾制造业打造永续竞争力,迈向国际市场。

Pure Storage助聚和国际Hopax迈向制造业数位转型永续之路
Pure Storage助聚和国际Hopax迈向制造业数位转型永续之路

Pure Storage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智慧新动能 迎战零碳变革

时代快速变迁,传统制造业面临两大困境,包含产线逐渐老旧且效能不隹,与外部环境新技术演进超越企业内发展速度,使得企业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智慧转型导入已成为营运首要策略。聚和自1975年成立至今历时近半世纪,作为茁壮於台湾在地的全球造纸化学品老牌制造厂商,数位转型需求迫在眉睫,近年特用化学产业积极推动工业4.0,建构智慧工厂,聚和亦不例外,大量采用IOT技术,整合现有IT与OT系统,并致力将产线智能化,使生产作业与叁数朝向最隹化,以快速回应客户需求变化。

虚拟主机环境记忆体不足,储存设备持续发出空间不足的警讯通知,使得聚和的数位转型时程一度受延迟。接着,老旧设备与备份软体未能有效整合,也将造成资料备份不够完善,或备份容易中断无法顺利完成的情况,一旦遭受勒索病毒攻击,恐即刻面临资料安全危机。然而,随着全球净零碳排趋势与台湾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受强烈关注,聚和亦积极着手低碳转型、制定减碳计画,期盼提前做好准备,以最完善的策略、最有效的努力达成永续目标。

聚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资讯长王邦??表示:「聚和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以创新的科技,运用化学力量持续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成为客户最隹夥伴,追求对人类最好的事物。很高兴在数位转型与追求ESG的道路上,有Pure Storage为聚和提供了更快速、更简易的IT环境,成为我们在投入创新变革与追求永续上的最隹助力。」

Pure Storage台湾区总经理吕晏缇也表示:「Pure Storage很开心能以创新技术持续帮助台湾企业发挥资料最大价值。Pure Storage致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简单、最高效能的资料服务,并将ESG的永续使命注入Pure Storage的产品中,我们坚信永续将会是企业实践数位转型的成功关键。Pure Storage将携手台湾企业持续为环境永续不遗馀力,降低碳足迹,达成节能、节电的ESG目标,使智慧制造的价值加倍的被展现与实践,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智慧化的永续愿景。」

Pure Storage协助聚和拥抱资料科学并注入创新

聚和在采用Pure Storage资料储存装置後,不仅运行成本更低,占用空间更小,寿命甚至比传统储存装置更长,每年成功减少2万度耗电量,并降低每年10吨的碳排放量,对於推进ESG永续目标有偌大的帮助。

關鍵字: 数位转型  数据中心  伺服器  公有云  Pure Storage 
相关新闻
MSI於2024 NAB Show展示媒体及娱乐产业适用的GPU伺服器
戴尔科技五大创新催化 协助企业加速将构想转化为创新
Pure Storage云端区块式储存专为Azure VMware Solution设计
Pure Storage携手NVIDIA加快企业AI导入 以满足日益成长的需求
Pure Storage更新专为订阅经济打造的合作夥伴计画战略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高频宽电源模组消除高压线路纹波抑制干扰
» 电动压缩机设计ASPM模组
» PCIe桥接AI PC时代
» 用科技灭火:前线急救人员的生命徵象与环境监测
» 打造沉浸式体验 XR装置开启空间运算大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RDZUQY2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