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NS推出無線通訊設備用超低功率鎖相環路晶片系列
為業內耗電量最低的鎖相環路晶片射頻效能則更勝

【CTIMES/SmartAuto 黃弘毅報導】   2001年05月2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543】

美國國家半導體(NS)宣佈推出一全新系列的超低功率雙鎖相環路(PLL) 頻率合成器。這系列 LMX23xxU晶片是美國國家半導體 PLLatinum鎖相環路系列的最新產品,而 PLLatinum 系列鎖相環路晶片則已在市場上建立領導地位。LMX23xxU 鎖相環路晶片系列的推出使美國國家半導體這系列專為支援無線應用方案而開發的 PLLatinum鎖相環路晶片陣容更為鼎盛。這系列新晶片可與目前的 LMX23xxL 系列鎖相環路晶片管腳及軟體相容,使用戶可以輕易將系統升級,並可節省高達百分之四十三的功率消耗。功率消耗越低,蜂巢式行動電話的效能便越高,例如可延長手機的通話及備用時間,電池壽命可以更長,而手機也可更小巧輕盈。

LMX23xxU晶片系列
LMX23xxU晶片系列

美國國家半導體鎖相環路產品系列產品行銷經理 Bill Weiss 表示:「隨著 LMX23xxU 系列 PLLatinum 鎖相環路晶片推出之後,負責設計可攜式無線通訊設備的系統工程師可以利用這系列新產品開發耗電量最低而射頻輸出效能比同類產品更優勝的無線手機及蜂巢式電話。事實上,我們的 PLLatinum 鎖相環路晶片一直以來均具備這兩個優點。這系列新產品的功率消耗比舊款鎖相環路晶片少百分之四十三,也比所有競爭產品低。這系列新產品具有技術及設計上的優點,加上功率消耗較低,因此可以延長無線通訊設備的通話時間及電池壽命,而手機的外型也可變得更為小巧,有助加強消費者對手機性能的信心。」

美國國家半導體與其合作夥伴 Avnet Electronics Marketing 也於今日同時推出一套可支援美國國家半導體 WEBENCH 設計環境的網上工具,使設計無線設備的系統工程師可以設計、模擬以及訂購自己設計的無線環路濾波器原型測試電路板,這款電路板更可在五個工作天內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中。這套工具最適用於測試 LMX23xxU 鎖相環路晶片系列。

美國國家半導體表示,一系列共六款的 LMX23xxU 雙鎖相環路晶片具備該公司 PLLatinum 晶片系列的所有功能特色,其中包括低耗電量、低相位雜訊及 Fastlock 模式,假訊號的干擾也有 3 至 6 dB 的改善。LMX23xxU 晶片採用數位鎖相環路技術,並設有優質的參考振盪器及電壓控制振盪器,可產生極為穩定而又雜訊較低的本地振盪訊號,以支援無線通訊設備的上下變頻作業。

LMX2330U、LMX2331U、LMX2332U、LMX2336U 及 LMX2377U 等晶片可用作產生射頻及中頻訊號的本地振盪器,適用於雙變頻收發器。LMX2377U 晶片更另外設有一個 1.8 伏 (V) 的資料介面,可與低電壓處理器輸入/輸出及控制邏輯電路相容。部份應用方案需採用兩個獨立的發射及接收鎖相環路,LMX2335U 便是專為支援這類應用方案而設計的鎖相環路晶片。

除了 LMX2335U 之外,整系列 LMX23xxU 晶片均採用 CSP24 及 TSSOP20 兩種封裝,而 LMX2335U 晶片則採用 CSP16 及 TSSOP16 兩種封裝。

關鍵字: 美國國家半導體(NS, NSBill Weiss  無線通訊收發器 
相關產品
AnalogicTech全新1.5A及1.2A降壓轉換器問世
NS推出低功率晶片組
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新款高速緩衝放大器
NS發表新麥克風技術
美國國家半導體推出十款高速放大器
  相關新聞
» ST協助實現AIoT萬物聯網 遍布智慧化各領域應用
» 工研院攜手聯發科開創邊緣AI智慧工廠 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 製造業Q1產值4.56%終結負成長 面板及汽車零組件製造創新高
» 晶創台灣辦公室揭牌 打造台灣次世代科技國力
» 工研院突破3D先進封裝量測成果 新創公司歐美科技宣布成立
  相關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 NanoEdge AI 解決方案協助嵌入式系統開發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93BHZUSTACUKX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