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藍牙低功耗為車主實現無鑰匙的未來
 

【作者: Erik Peters】   2020年02月1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4676】

藍牙當前對汽車領域有哪些影響?

藍牙低功耗(BLE)技術對汽車市場的影響非常大,免持通話、胎壓監測系統、藍牙連接汽車音響等,這些都是駕駛和乘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與之互動的創新應用,這些都是BLE技術推動實現的。


我們看到的另一個趨勢是Zipcar和Getaround等汽車租賃服務的興起。這倒不是嚴格意義上與藍牙相關,但它們確實顯示了駕駛和擁有(或租賃)汽車正在變成越來越依賴於智慧設備和連接技術的數位化體驗。它已經變得不像純實體體驗,而是實體和數位融合在一起的體驗。所有這些都將推動行業的下一波創新:基於BLE連接的數位鑰匙。


數位鑰匙是什麼,BLE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數位鑰匙將取代傳統的鑰匙。你無需使用實體鑰匙來開車門或啟動汽車,而是使用安裝在手機或智慧手錶上的數位鑰匙。這不僅限於啟動汽車和開關車門鎖,你還可以用數位鑰匙控制溫度、音樂和音量。例如,在夏天,你可以提前遠端打開車內的冷氣,這樣就不用花幾分鐘時間坐在爆熱的汽車中等車內溫度降低。


如何使用數位鑰匙?

與實體鑰匙不同,數位鑰匙無需插入鎖內和轉動,也沒有按鈕。數位鑰匙的使用完全基於位置和與汽車的物理距離,全部通過藍牙實現。BLE使數位鑰匙能夠使用汽車上的一系列節點或接收器來確定其和你的位置,進而確定你與車的距離。


它的作用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你不用擔心是否忘記鎖車門,它會根據你與車的距離自動鎖門或解鎖,並在你靠近車時向你發出信號,這樣你就不用在停車場來回找車。另外,你也不用擔心把鑰匙鎖在車內或忘記鑰匙。鑰匙就在你提前設置好的隨身攜帶的設備上。


安全因素如何納入數位鑰匙?

必定要考慮安全因素。一方面,攜帶數位鑰匙的BLE IoT設備需要包含不同的網路安全層,無論是端到端加密、雙重身份驗證,還是簡單的密碼管理,以確保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設備以及鑰匙。除此之外,數位鑰匙本身必須具有內建的身份驗證。如果汽車因為鑰匙與車的距離而鎖門或解鎖,那麼我們必須確保該功能僅對授權使用者有效。


對車主來說是這樣,對汽車租賃服務的客戶來說也是如此。前文提到過Zipcar,Zipcar需要將特定位置的特定車輛之數位鑰匙的身份驗證分配給租車客戶,並只在特定的租賃時間內有效,然後再將該數位鑰匙的身份驗證分配給下一個租車客戶。這樣可以在客戶之間共用數位鑰匙,同時確保對的人在其租用期間駕駛他們預訂的汽車。像Zipcar這樣的服務不僅可以設定數位鑰匙的到期時效和地點,還可以自訂數位鑰匙,使客戶可以按自己意願來決定需要使用車輛的哪些功能。


談到汽車時,安全性已經是主要考慮因素,如果你的車鑰匙丟了或被盜了,這已經是個安全風險。所以,並不是說數位鑰匙本質上沒有傳統鑰匙安全,也不是數位鑰匙和藍牙引入了不安全或危險的因素,而是我們如何看待保護自己汽車和自己的另一種方式。


數位鑰匙和汽車BLE的最大賣點是什麼?

最大的賣點可以概括為:用戶體驗。數位鑰匙等藍牙和BLE設備的主要目的是使人們的生活更輕鬆,並使單調或乏味的體驗變得更直觀,強調便利性和安全性。當鑰匙變的數位化,成為你隨身攜帶的行動設備的一部分時,從本質上講,你就成為了鑰匙。你不用擔心丟鑰匙,也不用坐在高熱的車裡等冷氣變涼,不用擔心在擁擠的停車場怎麼找到你自己的車。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藍牙和數位鑰匙將有潛力將設定音樂和溫度、調整座椅和後視鏡位置等變成更快更無縫且個性化的體驗。


(本文作者Erik Peters任職於Dialog半導體公司)


相關文章
超寬頻和低功耗藍牙結合實現創新
使用低功耗藍牙技術擺脫線纜束縛
疫情下的成長新契機 藍牙裝置瞄準穿戴與定位市場
無電池資產追蹤模組的監控系統開發設計
穿戴式裝置上太空:IoT最後的疆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2024國家藥科獎揭曉 醫材軟體研發見碩果
» Molex莫仕使用SAP解決方案推動智慧供應鏈合作
» 拜耳與微軟合作推出針對農業的生成式AI模型,進軍智慧農業市場
» 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為接軌國際市場的準則
» UL Solutions針對AI技術裝置提供標準化評級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209.10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