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全球第一支Google Android手机:T-mobile G1,在千呼万唤中总算正式登场了。身为智能型手机,又有Google背书,它的亮相就注定了要与Apple的iPhone一较高下。目前一般性的评价是外型比不上iPhone,但整体性能上却足以和iPhone相提并论,而G1的最大优势当然来自于Google本身的应用服务,例如Google Search和Gmail,都已化身为此手机的基本功能;另一个卖点则是其定位服务功能,除了可连上Google Maps Street View外,更运用内建的罗盘来自动显示出前方的景像。

造型与操作接口无疑是Apple的强项,但G1毕竟是Google Android的第一支手机,宏达电则只是加入Android平台的厂商之一,其他厂商还包括Motorola、Samsung、LG等知名的手机制造商。因此Google Android的手机不会一年只出一款,而会陆续登场,且可望快速地推陈出新。我们或许无法预期这个阵营马上推出整体使用经验与外观皆力压iPhone的一款手机,但内外兼美的Google手机仍是值得期待的。

从平台的角度,其实与Google Android对等的对手该是Windows Mobile和Symbiam。后两者在智能型手机平台中存在多时,各自皆形成稳固的软、硬件及电信商合作体系,然而,Google Android虽是后起之秀,却没有人能轻忽其潜力。究其原因,则在于Google Android主打的两大要素,即「网络」与「开放性」。

「上网」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多数情况下,大家都只能在室内环境中使用PC或NB来上网。可是随着3G、3.5G的环境成熟,让行动上网变成可行,这时,虽然有MID打着「行动上网设备」的名号主攻这个市场,但智能型手机显然更有机会成为主流的行动上网设备,因为它本来就拥有这样的条件,只是欠缺令人满意的接口与应用功能。Google在网络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要将其成功经验转移到手机的市场,自然是事半而功倍。

另一个更关键性的要素,则是「开放性」平台的定位。Android是一个以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手机平台,也就是具备免费、开放的特性。在此定位下,不论是手机制造商或应用程序设计者,都可以自由地取得Android平台的开放原始 码,自行设计和制造具市场区隔的产品,并在网络上分享他们的软件成果;同时,Android手机的用户也能从Android Market下载应用程序到手机中使用。

其实除了Android,市场上还有包括LiMo、OpenMoko、Maemo(Nokia)、Moblin(Intel)等多个开放平台。近来iPhone当红,许多第三方手机应用软件开发者试图为iPhone设计软件,但不少人却是连连碰壁、不得其门而入。然而,随着Android这类Linux开放平台的登场,也为他们提供了挥洒的舞台,吸引他们改投怀抱。G1的出现,或许不如iPhone来得惊艳,但绝对算得上是划时代的一款手机。

(作者为电子产业资深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