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兩岸的未來變化如何,相信台灣都必須走出自己的一條路,這一條路將是居住在台灣地區的人所共同堅持的理想;當然,它也必然是在天時、地利與人和下所自然產生的特色與文化。陳水扁總統在提出所謂「綠色矽島」的藍圖時,固然已體認到台灣在高科技與半導體方面的實力,但是「綠色矽島」只能算是短期性的、局部性的或形而下的目標,真正的理念文化必須流行於每個人的血脈之中,並且訴諸於心法相傳般的潛移默化,也唯有如此才會產生多元壯麗、生生不息的台灣文化。
隨著產業的衰退與飄移不定,台灣淺耕式的繁榮表象,已經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許多有識之士都認為是整個生態、產業面臨轉型的時候了。但是因為欠缺文化的主軸與共識,各個利益結構下的個人或團體,不但互相傾軋、耗損,在各種見解上更是南轅北轍,誰也不服誰,如果再不找出一個共同的、形而上的精神指標,台灣怎麼能夠再轉動前進?沒有分崩離析就算是僥倖了!
其實要尋求一個共識並不難,因為文化本身都是現成的,只待我們如何去凝聚、整合,以及去蕪存菁。但是前提必須要承認現實,看清楚台灣本身在可見的未來都必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任何人都不可能既生於斯、長於斯,還能自外於台灣的成長與衰敗、光明與黑暗、榮耀與恥辱。這個現實,相信只要有點理性的人都能了解體會,有了現實為基礎,那麼不管島內人士是新居民或老居民,是個人主義、地域主義或大中華主義、乃至於世界主義,都能在這個基礎上達成共識,所剩下的只是各個願望的多元成就而已。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也要讓大家了解,台灣這塊土地上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仔細說來就話長了,或許只能歸之於時也、運也、命也吧,國共戰爭的人為分隔,加上地理上的條件,以及長期以來陸續移居此地者保留著純粹的傳統文化,加上五十年來台灣人民勤奮地吸收世界的強勢文化,如今又碰到全球新經濟與新文化的發展關鍵,當是台灣人民將孕育在此處的文化菁華重新消化再回饋出來的時候。達賴喇嘛訪問台灣時就一再關切、讚嘆這裡保存了完整的中華文化,以及相當的民主與科學成就,所以身為台灣居民的一份子,千萬別埋沒了這些文化種子,世界各地的有識之士,包括中國大陸的菁英份子也應該尊重呵護台灣的主體文化發展,否則其損失與罪過就難以彌補了。
台灣有了這樣共同的使命就好辦了,我們高科技產業界所應擔負的文化吸收與回饋的責任也就更清楚,可見即使是從事實業的工商界人士,也不能忽略形而上的精神指標,否則到底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也搞不清楚,經濟能不衰退乎?人民能不頹廢乎?陳水扁總統在這個振衰起蔽的當下,兀自孤寂的喊著「台灣之子」、「海洋之子」的口號,想要喚起大家的共識,建立愛鄉愛國的情操,這一點是不須要懷疑、也不必要貼上黨派標籤的,可惜的是卻沒有得到大多數媒體的重視與宣揚。
我們認為關於對台灣主體文化用「海洋文化」或「海洋之子」的形容,名詞意義帶到了就可以,很多人也都曾經用過「海洋文化」之類的說法,相信名稱算是蠻貼切,大家都很容易想像了解。但是最主要的是既然我們要講「海洋文化」,就要反覆的思辯與闡述,務使台灣與大陸、全世界處處接軌,以及與人為善、四海一家的海洋精神受到肯定與尊重。甚至我們要進一步的承擔─台灣!你就是海洋之子,世界的Rou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