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秉持開放原則的馬英九總統,替12吋晶圓廠登陸的議題搓出了一個邊,而隨後經濟部「已在評估中」的表示,更讓這副牌的走勢愈見清晰。但此話一出,引來了正反方的意見交鋒。憂心人士表示,產業外移和「被中國取代」的嚴重後果必須謹慎防範,但這樣的發言似乎有點看輕了自己,也把晶圓代工產業看的簡單了。謹慎的態度固然可取,但若只是單純害怕「登陸」,那恐怕會陷入更大的災難。
晶圓代工幾乎可說是一種服務業,快速低價的客製化才是競爭的關鍵 BigPic:482x726 |
目前的晶圓代工已走到非常複雜的階段,並不是只要有廠房就能成事的產業。若是這麼簡單,那只要有土地,買得起設備、請得起人,就可以打造出超一流的晶圓廠,何須如此大費周章的迂迴來迂迴去。以中國和其他中東國家目前的經濟力,要蓋幾座台積電都不成問題。但現實並非如此,現今的晶圓代工是注重「軟實力」為主的產業,必須仰賴深厚的生產經驗、夥伴關係與服務態度才能抓住客戶的心,這並不是2-3年的時間就可以獲得,特別是在先進製程的部份,新興的業者根本難以與台灣競爭。
以台積電為例,其自2001年推出了一套設計參考流程,至今已更新至第10.0版。這套設計參考流程包含各種製程的IC電路技術,並且逐年更新,目前最新的10.0版本已達到28奈米製程,並具備最新的低功秏技術,此外,這套流程還與EDA業者合作,能夠提供台積電的生態系統夥伴在EDA端的設計協助。然而,這套流程僅供台積電使用而已,並不能適用其他的晶圓廠,除了內含許多的智財專利外,更重要的是,許多的流程都是台積電與其客戶共同制定,目的是加速生產流程和降低成本,想要依樣畫葫蘆更是難上加難。
另外一方面,目前的晶圓代工幾乎可說是一種服務業,快速低價的客製化才是競爭的關鍵。前台積電的總執行蔡力行就曾表示,未來的晶片生產,將會變成更客製化的服務。因為晶片生產的複雜度越來越高,想要滿足客戶的需求,生產流程就必須有更多客製化的調整。因此,台積電也投資了大量的IP設計,以降低生產過程的測試成本,這點也不是想學就能學。
由此可知,12吋晶圓廠登不登陸的判斷不該在「可能被取代」的問題上打轉,而是要考慮是否登陸之後,台灣將取得更大的市場,同時更有利於業者面對全球的競爭,而這完全要站在商業和全球戰略上去考量。假若是,那麼政府站在協助業者的立場上,應該要助其一臂之力,進一步拉開與同業間的差距;若不是,就算開放了業者恐怕也是興趣缺缺。至於技術被「山寨」的問題,業者恐怕比政府還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