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科技是一個結構龐大且影響社會深遠的產業,如今已轟轟烈烈地走過了60年。9月1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的「台灣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 2019)」,便是以展望未來60年為題,規劃了「科技創新論壇」及「科技智庫領袖高峰會」兩大論壇。會場演說者多是半導體界的重量級人士,他們的回顧與展望,權威性自不待言,但畢竟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相關業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或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意象。
未來的半導體產業將會走向兩個新模式,一是製造生產將更經濟實惠,業者進入的門檻也會降低;第二個新模式是因為量變產生的質變,就好像印刷門檻降低之後,出版業便蓬勃發展起來。 |
參與這次高峰會論壇上的嘉賓表示:「10年可預測,20年也能預測,60年時間真長,現在預測不見得準。」這倒也是誠實之言,因為業界的預測都須要收集大量的數據,然後依照線性係數來估算出未來趨勢,但是超過20年後的環境變數太多,現實數據太少,預測的參考價值不高。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會中就透露:「5奈米明年會急速擴張,目前3奈米是研發重心,2奈米製程持續研發中。」業者只能根據這樣的線性做預測與佈局。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此以媒體業者來看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60年,也會有不同的一番風味。依照理則,以及歷史人文的脈絡來分析,就可以推測得很深遠,這不會是數據化的結果,而是引出一條方向,並勾畫出未來的理想與價值。在《論語》為政篇裡子張就有問孔子久遠的未來可預測嗎?孔子回答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科技是數位革命最前端的推手,此一歷史觀點就在評判資訊處理的能力,因為這是繼印刷科技(包括其他類比訊號處理的技術)之後的一大革命性發展。人類資訊處理的能力從語言革命、書寫革命到印刷革命經過數萬年的韜光養晦,到了數位革命時代雖然速度更快了,但本質並沒有改變,半導體科技使資訊處理變多、變強,據此各種工具設備也快速升級,依照這樣的循環,再製造出更精密多元的半導體元件。
以「殷因於夏禮」比擬來看,印刷產業的發展就可以做為半導體產業的借鏡。未來的半導體產業將會走向兩個新模式,一是製造生產將更經濟實惠,業者進入的門檻也會降低,生產一顆IC就像印一本書那麼簡單。現在的印刷產業幾乎都是代工模式,從美編設計、排版、印製到裝訂各有分工,而且是以中小企業為大宗;半導體也一樣,從IC設計、晶圓製造到封裝幾乎都會是代工模式,從這裡來看,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台積電與日月光半導體的遠見,但這不會只是大企業的專利,半導體設備會漸漸平價化,家庭式代工一樣生產的出來。
半導體產業的第二個新模式是因為量變產生的質變,就好像印刷門檻降低之後,出版業便蓬勃發展起來,發行雜誌、報紙、出書、編冊幾乎人人得以參與;半導體產業也是如此,簡單的代工廠就能生產一顆顆的SoC,各種的應用IC、特殊IC都可以隨意的產出與銷售,最後內容與創意才會是真正的王道,這一點從AI與5G環境所帶來衝擊就可以想見,表面上來看是一個更加資訊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但骨子裡仍是一種對幸福快樂的追求。
或許有一天,在家裡用EDA編一編需要的內容與功能,就可以拿到便利商店去訂製幾顆IC。雖然這不是科幻或夢想,但我們要明白一點,製作半導體IC、AI晶片,除了訊息之外,還具有行為與功能的直接操控,這與其他領域的連結將會更緊密與複雜,畢竟一山還比一山高,不要只是管窺蠡測,以為可以掌控一切,其實還「不識廬山真面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