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五任部長,成立僅僅7年不到的科技部,終於在3月25日正式拍板改組,將回歸它的前身,也就是「國科會」,但會換個名字,叫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而之後產業發展與技術推動的大事,就交棒給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最快明年掛牌。但這個改變著實不令人期待,甚至讓人看衰,因為「科技」都沒搞好了,難道「數位發展」就可以?
從媒體的觀點來看,「中華民國科技部」成為目前台灣行政史上最短命的部會,實在是非戰之罪。因為它成立的這幾年間,其實仍是以「國科會」的規格在運作,除了前部長陳良基積極推動的AI政策之外,其他幾乎是毫無存在感。
說它沒存在感,並不是說它沒做事,而是講它沒跳出國科會多在學研界下功夫的框架,與產業的實際互動實在非常少。但這不是它的錯,是政府部門權責規劃的瑕疵所累。因為產業相關的事,都屬於經濟部;扎根打基礎的人才培育,又已有教育部管轄。所以科技部能做的事,實在不多,執行上也綁手綁腳。
舉AI政策為例,整個計畫的經費是「5年50億」,所以一年差不多就是10億,不到台積電的七百分之一。但它卻是國家部會級的政策,能帶來多少效益,大家其實心裡有數。
我們知道事物更迭是常態,沒有什麼東西是恆久不改,施政與組織更要配合當代環境。但要問的是,有沒有從中學習到教訓,並蘊化為下一次成功施政的養分。
從數位發展部的職掌來看,可以知道這個新部會的確是大幅調整了之前部會執行整合的問題,把許多零散在各部會裡與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動的事務,通通整合在一起,同時再賦予它更貼近現今這個時代的使命,也就是邁向「國家數位轉型」。
但不得不說,這個目標實在是非常的短視與階段性。到底什麼叫做國家數位轉型?請問要轉到什麼時候?轉完以後又要幹嘛?我們的產業與科技只需要數位轉型嗎?
而上述的問題,有一個是有答案的,也就是轉型的方向。他們說要發展「軟體服務業」,希望到2030年時,希望能讓台灣的軟體服務發展成兆元產業。但很不幸的是,這剛好是台灣最弱的一項,在全球列強,如Google、微軟、亞馬遜、臉書的環伺下,想挑戰他們的機會其實是微乎其微。
真要說,應該是科技部要被升級,規模更擴大,而不是另外再成立一個數位發展部。不只因為新的名字聽起來很小氣,也很俗氣,好像「類比」就不應該發展似的。還有就是,目前的改組就是把各部會的人馬重新組合,但這些人就是原來的那批,他們以前沒搞好,難道換個座位和風水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