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IDC看明年台灣ICT趨勢:AI將無所不在 元宇宙還要5至10年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1年12月05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3701】

新冠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DX),迎來了一個數位優先(Digital First)的世界。IDC預期,2023年全球超過52%的GDP都將由數位轉型及數位技術投資而產生,亞太地區則至少65%的GDP來自數位技術相關貢獻。

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認為,儘管數位優先經濟發展態勢明確,但未來三年的經濟和商業前景仍處高度不穩定。企業必須有能力因應三大變化,包含不斷變化的技術,社會和環境對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的需求,以及系統性的產業變革,從中建立適應和業務加速的能力,才有機會隨著數位化轉型曲線加速而成長。

針對2022年台灣資訊與電信市場,IDC預計將受到下列十大趨勢影響:

人工智慧將朝Omnipresent AI發展

當前人工智慧發展面臨兩大挑戰:大量人為介入導致的偏差與效率問題,以及類神經網絡演算法帶來的信任問題。因此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多半屬於弱AI,只能應用在單一領域。預計下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將朝Omnipresent AI發展, 真正做到演算法融合、流程自動化、以及虛實整合,預期人工智慧基於此將可更好的應用在多個虛實融合場域,也讓AI的應用能更多元普及。

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朝強AI發展,企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 IDC預測台灣企業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預算支出將從2021年的2.87億美元成長到2022年的3.65億美元,成長率高達27%。其中,金融服務跟零售流通的人工智慧預算占比超過台灣總體的60%。

節能與永續驅動新一波雲市場

節能減碳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企業追求永續(Sustainability)已是不可逆的趨勢。IDC研究顯示,雲端運算的發展和環境議題息息相關,未來四年資料中心上雲可幫助全球碳排放量減少至少10億公噸,因此目前Hyperscaler正積極透過再生能源和各項降低碳排放舉措以期達到環境永續的目的。

IDC調查顯示全球超過八成的企業認為大型公有雲的資料中心更具永續規劃營運的優勢,預期在各國政府永續政策的推動下,此將促動新一波雲市場發展,以協助企業在佈署雲的同時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數據主權戰略興起(Digital Sovereignty)

數據經濟已成為全球各國重要的獲益來源,基於此,以國家數據安全為前提,建立數據隱私與存取權限的數據主權漸漸興起。根據IDC調查發現,不僅是政府部門,大部分企業為了提高他們對數據的自主能力,已開始積極討論數據落地,主權雲因此因應而生。IDC預估2024年將有20%的企業將佈署主權雲,以強化數據自主的能力。

在此架構上,多雲成了企業數位基礎發展的重要架構。透過分散式部署,以及容器化的多雲/混合數位基礎架構,企業在數據自主外,也彌補了管理複雜與相容性的落差。 IDC預測到2024年,全球將有50%的企業將應用程序部署在容器化的多雲環境。

散式完整性模型(Distributed Integrity Model)實現以應用為核心的資安防護

企業為因應近兩年疫情的不確定性,對於資安防護需求從疫情初期的一人分公司(Branch One)進一步擴展至混合工作環境的管理,IDC觀察到疫情後企業的IT環境通常具備三大特性:應用分散、資安部署缺乏整合、服務對象多元,這三大特性讓資安的管理與部署變得更加困難。因此,IDC對於疫後IT環境的三大特性提出「分散式完整性模型(Distributed Integrity Model)」,在此架構下,企業的資安防護將以應用為核心,從平台思維出發,IDC預估在2023年將有55%的企業把一半的資安預算放在跨技術/生態平台上,以實現完整的資安防護。

群體智慧 (Swarm Intelligence)發展可期

隨著AI技術應用發展、終端智慧裝置的增加,與企業數位轉型的浪潮推動下,IDC觀察到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集體智慧的力量,蒐集並啟用集群式的事物或機器,以提高生產效率、融合內部協作,達到知識管理與決策制定等目的。

IDC認為這些多樣態的智慧終端,將經由中心化、去中心化、與異質化群體學習等方法,讓學習,預測,與行動更加快速有效。預期製造業、零售業、醫療產業將在未來最有機會導入群體智慧發展,逐步邁向全自動化,並創造更多產業發展機會。

IDC預估到2024年,50%的結構化可重複性的事務,將可實現全面自動化。並且在未來10年內,達到人類僅需在旁監督,不用直接下指令,機器便能自行進行動作,並決定事務執行方式的產業運作目標。

互操作性是未來工作發展關鍵

疫情爆發後連動影響未來工作環境由實體轉向混合(hybrid)辦公環境,IDC認為影響未來工作能否真正虛實整合的關鍵在於「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因此預期企業將逐步規畫: 一、優先實現辦公環境內系統整合串接,以達成實體與虛擬環境運作均具同等工作效率;二、達成虛擬與實體辦公環境的技術對等(Technical Parity),讓虛擬空間使用者能夠在共享的資訊平台上即時反饋並執行實體環境任務。

這其中升級辦公環境內傳輸溝通訊息的基礎架構以達成虛實同等技術水平,將成為未來工作環境的投資重點。IDC預估到 2025 年,將會看到90% 的新商用建築及辦公環境部署智慧與連結技術,以做為未來達成靈活的辦公環境以及未來辦公環境的高度互操作性的基礎。

從擴增實境到擴增人性 (Augmented Humanity)

擴增實境為生活及工作場域帶來了新的機會,預期下一步將進入擴增人性的階段。由於關鍵技術的進步,如感測器的融合、AI晶片的進展以及更快的傳輸速度帶動邊緣運算、能源管理及微機電系統的優化 ,讓擴增/增強 (augmented) 的概念可以從「情境」擴散至「以人為中心」的應用,幫助企業在工作環境、自動化、風險管理及永續發展……等方面都可以有機會進行創新應用和全面性的轉型。

IDC預期隨著技術的成熟,更多腦機介面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s)、情感計算 (Affective Computing) 及植入式微型裝置 (Implantables) 技術將逐步展開應用,帶動醫療、運輸及製造等產業的發展。

混合(Hybrid)用戶需求催生數位生態體系

因應疫情,許多服務與體驗都轉往線上發展,但長時間的線上活動已使部分用戶產生數位疲勞,希望重返實體環境,因此對企業來說須更著重打造符合客戶所需的數位混合體驗。未來如何透過與生態夥伴的鏈結,藉由數據、技術甚至是平台的共享,拓寬既有的服務領域,打造全新的用戶體驗已是企業未來數位轉型規劃的重要方向之一。

企業在建立生態圈共享機制的同時中,須建立治理及管理的機制,並確保數據與技術交流的品質,對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隨著企業生態圈的建立,預期將有助全新產業的發生,包含如行人經濟(Passenger economy)、數位電網…等,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兩成的數位產值將來自於這些新興的數位產業。

Metaverse產業應用正起步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可以跟真實世界精準且無縫串連的虛實整合場域,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多個關鍵技術交互操作應用,包括雲原生基礎建設、智慧人機互動介面、分散式追蹤機制、空間運算設備、內容創作平台、平台服務、資訊安全與智慧分析等。目前在形成Metaverse的技術發展上,分散式追蹤、空間運算、內容創作跟平台服務等領域都還有極大的改善空間,預估至少要5到10年的時間才能真正開始落實相關應用。

不過,因應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以及僅需基礎技術支持的應用領域正在起步,包括混合辦公、遊戲娛樂、文化策展、智慧製造與時尚服飾等是可期待的發展領域。

零信任架構驅動列印產業轉型

隨著列印環境走向以雲端為基礎,以及混合辦公環境之發展,如今列印裝置已成為物聯網的重要一環,由列印裝置所創造的攻擊面亦較以往更廣。過去所採取之固定邊界資安架構,已經難以抵擋愈趨複雜的威脅攻擊,因此零信任架構已是今天企業在列印產品與服務佈署的重要方向。

IDC認為此將驅動列印產業兩大轉型方向:第一,創造新的產品設計以完整納入安全性功能。第二,重新規劃與生態圈合作夥伴之競合策略,以補強自身資安防護缺口。IDC預估,2022年全球將有50%的企業將零信任安全架構導入列印設備,此將成為列印產業在轉型上重要的投資與發展方向。

關鍵字: 元宇宙  IDC 
相關新聞
IDC:全球PC出貨仍略微衰退 AI整合是未來關鍵
IDC : AI應用、低階市場競局影響未來智慧型手機產業走向
MIC:四成網友認同元宇宙時代將來臨 看好三大應用情境
IDC:AI需求飆升 記憶體帶動2024年半導體市場成長
IDC:生成式AI手機2024年將成長36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 最佳化大量低複雜度PCB測試的生產效率策略
» 公共顯示技術邁向新變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8.112.250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