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ARM:視訊體驗與機器學習將造就新一代手機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13279】

智慧手機已經儼然成為個人的行動多媒體中心。只是智慧手機的發展,究竟極限會在哪裡?觀察近年來智慧手機的功能趨向,或許大致可將其發展狀況歸納為兩大結論。結論一:智慧手機是受到限制的。這是著眼於智慧手機由於必須滿足行動化的需要,其尺寸大小終將受限。以現在市面上的智慧手機來看的話,尺寸大致已經收斂在6吋左右。而正由於尺寸受限,智慧手機的螢幕大小、電池續航力等關鍵議題,將永遠受限於其尺寸大小。

隨著全新Mali多媒體套件的推出,完整了ARM下一代主流行動裝置與數位電視的解決方案。
隨著全新Mali多媒體套件的推出,完整了ARM下一代主流行動裝置與數位電視的解決方案。

至於結論二,正好與結論一相反:智慧手機是沒有限制的。這是對比每一代產品的新款產品上市,總是會有某種程度的升級。例如處理效能更好、記憶體更大更快、支援更多通訊標準,以及繪圖功能更強大等。只要持續有新款的智慧手機問世,功能永遠超越上一代。將數學邏輯上『無窮』的概念套用到智慧手機身上,只要持續有新一代的產品問世,功能效能永遠會比上一代還要精進。

前兩派論點各有其立足點。然若從智慧手機發展永遠不受限的這個結論來衍生的話,或許我們可以先探討一下,智慧手機最重要的功能是什麼。一是在相同的電池電力之下,可以進行更多的運算工作,這是省電;一是在相同單位體積的晶片之中,可以提供更大的運算能力,這是效能。省電與效能,堪稱是智能手機發展最重要的兩大指標。而這也成為每一代手機問世之前,晶片商大秀獨家技術工藝來一拼高下的絕佳戰場。

那麼,新一代智慧手機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能力?或許可以從行動處理器IP供應商ARM近期所發表的全新產品線來看出端倪。ARM資深市場行銷總監Ian Smythe便指出,事實上新款智慧手機需要處理的內容日趨複雜,不論消費者自己是否有察覺,他們對現今主流與低成本的裝置要求更多,除了得支援多圖層的精緻使用者介面,還要能運行各種最新應用與技術,這些都被列為不可或缺的要素。

另一個重點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以目前市面上搭載AI功能的裝置中,超過九成都是採用ARM架構,這些不同層級產品的使用者,都希望其裝置能輕易地運行使用機器學習的應用程式。而隨著3D遊戲、混合實境、以及4K內容日趨普及,遊戲娛樂也開始推升主流行動產品的功能極限。

既然新一代智慧手機將成為使用者的行動多媒體中心,視訊體驗將成為最重要的應用需求。而ARM推出全新Mali多媒體套件,包含了視訊、顯示及繪圖處理器。這些IP套件將能無縫結合現有的DynamIQ架構CPU,以及其他泛用的ARM IP,完整了Arm下一代主流行動裝置與數位電視的解決方案。

這些新多媒體IP套件包括了Mali-G52與Mali-G31繪圖處理器、Mali-D51顯示處理器、Mali-V52 視訊處理器等,可將高效能的運算延伸至主流行動與數位電視市場。

Ian Smythe認為,視訊體驗與機器學習將造就新一代智慧手機的全新應用情境。而ARM提供廣泛的IP產品線,最重要的目的就在於協助客戶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特性。ARM將技術力標準化,並將這些產品提供給客戶之後,透過客戶的整合能力,更能達到產品的差異化目的。客戶也更能將時間專注於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讓產品更快推出市場。

關鍵字: cortex  ML  機器學習  ARM 
相關新聞
松下汽車系統與Arm合作標準化軟體定義車輛 加快開發週期
2024 Arm科技論壇台北展開 推動建構運算未來的人工智慧革命
Arm透過PyTorch和ExecuTorch整合 加速雲到邊緣端的人工智慧發展
ST Edge AI Suite人工智慧開發套件正式上線
富士通入選GENIAC研發計畫 發展具邏輯推理能力的大型語言模型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3.59.36.3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