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更容易!2024年受矚目的Arduino創新產品簡介 (2024.10.31) 一直以來,Arduino團隊的目標,就是透過提供創意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學習如何使用科技,並使大家都有機會從一些簡單而奇妙的專案中汲取靈感! |
|
以智慧科技驅動新農業世代 (2024.09.27) 在新農業世代,先進科技將成為推動農業轉型的重要引擎,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進展,智慧農業將引領未來的農業走向更加綠色、高效與智能的發展方向。 |
|
航太電子迎向未來 (2024.09.25) 航太電子產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變革時期,台灣作為全球電子製造業的重要一員,正積極參與這場技術革命,並在全球航太電子供應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
瑞薩緊湊型智慧感測器模組搭載MCU和嵌入式AI算法 (2024.08.21) 目前空氣監測應用市場正不斷成長,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推出一款專為室內空氣品質監測所設計的先進一體式感測器模組。RRH62000是瑞薩首款多感測器空氣品質監測模組,在緊湊的設計中整合多個感測器參數,可準確檢測不同大小的顆粒、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氣體 |
|
太空數據新服務 開啟未來通訊無限可能 (2024.08.01) 太空微型化讓衛星更小、更輕,也更經濟。太空私有化開啟了商業機會的大門,使私人企業能夠參與到這個曾經被政府壟斷的領域。基於太空數據的新服務,如地球觀測、通訊和導航,正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
凌華與NAVER LABS攜手運用Rookie機器人增強AMR技術 (2024.06.07) 自主移動機器人技術持續進步,凌華科技(ADLINK)與NAVER LABS宣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開發新一代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結合NAVER LABS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前沿創新與凌華科技的智慧邊緣平台 MVP系列技術,旨在為AMR市場奠定創新技術基礎 |
|
虛擬電廠供應鏈成關鍵 (2024.05.29) 因應目前台電已虧損連連,未來若還想透過儲能穩定電網,勢必要強化如虛擬電廠產業鏈等,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維運。 |
|
工研院攜手台日產學研 加速虛擬電廠產業化 (2024.05.13) 基於穩定電力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動脈,包括花蓮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4月15日瀕臨限電事件,都須經過儲能科技等方式度過電力挑戰。於今(13)日由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台電公司共同舉辦「虛擬電廠發展趨勢與應用案例研討會」 |
|
運用能量產率模型 突破太陽能預測極限 (2024.04.17) 能量產率模型(Energy Yield Model)由歐洲綠能研究組織EnergyVille成員—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UHasselt)所開發,該模型利用由下而上設計方法,精準巧妙地結合太陽能板的光學、溫度及電氣動力學,正在為太陽能預測帶來全新氣象 |
|
落實馬達節能維運服務 (2024.03.27) 迎接這波來勢洶洶的綠色通膨浪潮下,就連鮮少調漲的住商用電也無法倖免。惟若對於近年來持續投入開發再生能源、高能效馬達等節能減碳設備軟硬體和系統整合商而言,則可望將之深入智慧城市建築、產業應用 |
|
智慧監測良方 泓格微型氣象站提供資訊面面俱到 (2024.03.08) 近年來,自動化觀測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越來越重要,泓格微型氣象站能夠更進一步提升在環境保護和管理能力,適合在智慧溫室、大型農業、工業廢氣排放監測等領域應用 |
|
優化WLAN效能 實現Wi-Fi 7高速無線傳輸 (2024.01.30) Wi-Fi 7的問世,實現比802.11ax更快速度和更大容量的無線通訊。
然而供應商面臨的挑戰是更換測試設備,其導致高額的資本投資。
因此測試設備必須能有效優化所需的測試資源和開發成本 |
|
探索尖端科研 「科學家的秘密基地」重新開展 (2024.01.19) 培育科技人才向下扎根,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舉辦「科學家的秘密基地」科普展,自2023年3月開展以來,已吸引近5萬人入場參觀。這項展覽在更換部分展品後,於今(19)日重新開展,期能讓觀眾對於科研工作更深入的認識,又可同時學習有趣的科學知識 |
|
金屬中心公益植樹活動 推廣環境永續共創新森活 (2023.12.06) 隨著地球暖化、氣候急遽變遷的衝擊,節能減碳已成為全球趨勢,金屬中心近年投入永續前瞻能源、低碳、負碳、循環等淨零科技領域的技術研發,也協助政府推動碳管理人才的培養、碳盤查輔導及低碳技術導入等,以協助產業進行淨零轉型 |
|
央大與鴻海共同研製立方衛星 珍珠號成功發射 (2023.11.13) 自從《太空發展法》立法通過以後,台灣的太空科技發展更加蓬勃,繼以氣象觀測為主的「獵風者」號發射,由中央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共同研製的立方衛星「珍珠號」,於11月12日凌晨搭載SpaceX獵鷹9號順利發射成功 |
|
工研院:2024淨零排放壓力驅動 產業持續增加能源效率投資 (2023.11.03) 工研院「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除了聚焦國內外淨零能源產業,在跨域整合與碳權交易趨勢下的新氣象。另因應歐美品牌商對供應鏈淨零要求目標更加明確,台灣製造業者面臨前所未見的轉型壓力 |
|
科技帶來正能量 智慧防災安全更安心 (2023.10.26) 隨著新興科技崛起,智慧防災技術與應用也蓬勃發展。等新興智慧科技有助消防救災、預防工安意外、造福智慧城市、強化環安管理,有效提升防救災能力,並能大幅降低意外發生率及災損 |
|
微軟與光禾感知合作打造AI新聞主播 (2023.10.16) 生成式 AI 技術顛覆以往使用 AI 的方式,並深入各領域發展出多樣化的創新應用,而媒體產業在此波浪潮下也沒有缺席。相信大家對於在民視主播台上播報國際氣象的「敏熙」主播並不陌生 |
|
臺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發射成功並順利通聯 將助全球氣象研究 (2023.10.10) 臺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9)日搭乘法國Arianespace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運行,並於晚間成功與臺灣地面站通聯。獵風者衛星是由超過臺灣20 家廠商共同打造,自製的占比達到82% |
|
讓壓力感測不再受限天時與地利 (2023.09.25) 本次介紹的是目前業界首款防水的壓力感測器、它就是意法半導體(ST)產品型號為「ILPS28QSW」的MEMS防水/防液絕對壓力感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