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智慧家庭振翅待飛
累積差異化技術與服務

【作者: 鍾曉君】   2016年07月07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3426】


智慧家庭產業發展長久以來最須解決的問題,無非是跨品牌、平台、設備終端間的互通互連。尚未制訂出統一的產業標準前,各業者的產品多半僅能在自家獨立平台運行/連結,非但不符合物聯網概念的真諦,也讓消費者在無法簡易、便捷地跨平台使用聯網終端的情況下,難以享受物聯網所能帶來的實質好處,進而阻礙智慧家庭的普及性。


智慧家庭標準平台/標準如雨後春筍冒

各方巨擘(包括晶片、平台終端大廠或營運商)積極透過策略聯盟方式拉攏合作夥伴,建立智慧家庭共通平台標準,強調不同設備與跨應用透過統一規格平台以開放API介接整合多元應用服務成為主流,以建構完整生態體系,強化產品及服務之推動能量。


然而各自聯盟與技術所主宰之技術範圍仍有其限制,難一概論之,以AllSeen與OIC為例,AllSeen與OIC分別由Qualcomm和Intel兩大半導體業者領軍主導,分別推出Alljoyn與IoTivity平台作為智慧家庭統一的資料傳輸規格,遵循此框架可讓應用程式、作業系統、通訊技術與協定、硬體裝置等各層次互通,解決跨領域終端產品之間溝通的問題,避免不相容問題以及重複開發的浪費等。


AllSeen及OIC兩陣營平台雖然分別擁有廣大硬體設備商的支撐,但相較於AllSeen聯盟中的廠商已有Alljoyn產品於市場相繼問世,並預計在2015年10月展開互通性測試;反觀OIC雖與其他物聯網相關陣營展開結盟,看似在各方面積極布局從智慧家庭領域擴展至物聯網的大格局方向,但該組織9月上旬才剛發佈正式的、內容包含核心框架,智能家居設備,資源類型,安全和遠程訪問等功能之OIC候選規格1.0版,而最新版的共通標準─IoTivity v1.0於2015年下旬推出;搭載IoTivity的相關裝置、產品在市場上仍無下文的情況下,短期內AllSeen甚至其他陣營的發展勢必凌駕於OIC之上。


Google全面布局智慧家庭物聯網

在IoT發展大趨勢下,作為OS平台龍頭的Google與Apple必不會在這場盛宴中缺席,兩業者已相繼切入智慧家庭市場;其中Google早在2011年提出Android@home概念便有布局智慧家庭領域的想法,並且想把Android移植到家電裝置中,進而打造其智慧家庭服務。直到2014年Google以32億收購新創業者Nest後,再度吸引眾人目光。


智慧家庭標準尚未統一,讓消費者在無法便捷的跨平台使用聯網終端,難以享受物聯網帶來的實質好處,進而阻礙智慧家庭的普及性。


圖1
圖1

Google亦於2014年陸續購併同為智慧家庭新創業者的Dropcam和Revolve整合其優勢,以Nest智慧學習恆溫器為中心,並推出Work with Nest計畫,聯合第三方合作夥伴打造串連產品、數據、雲端與營運的智慧家庭生態體系。


2015年5月的I/O大會,Google進一步宣布第三季將推出可支援Nest,被視為Android輕量化底層作業系統Brillo的開發者預覽版,使Android家庭聯網裝置及用戶手機能以共同語言互連;隨後於第四季Google則推出Weave,為可支援開發者API,讓未來內建Brillo的終端設備、智慧型手機和雲端進行相互通訊的多設備、跨平台M2M通訊協議(Protocol)。雖然,Brillo和Weave初期應用依然從家庭應用出發,但Google的布局就是以「佔領全家」為中心概念,最終目的便是為了擘劃Google未來以Android-based做為物聯網發展願景。


Apple嚴格認證制度影響HomeKit產品上市時程

HomeKit的特色便是用戶藉由連結通過“Apple Mfi”及“Work with Apple Homekit”認證的智慧家庭產品與App,鍵入HomeKit密碼與設備認證碼後,便建立與該設備的連結,就可以利用iOS8以上包括iPod、iPhone、iPad及Apple Watch等iOS/Watch OS裝置利用Siri進行智慧家庭設備的聲控連結。並且在HomeKit官方文件中表明,Apple TV在未來可望成為智慧家庭核心Hub的角色,讓用戶得以遠端遙控內建HomeKit規格的智慧家庭產品。


Apple近年來的發展優勢來自於其特有既封閉(自有iOS平台體系)卻又開放(除了原本iPhone、iPad、MACBOOK與MAC等產品,其他都是第三方品牌設備商的產品)的合作與服務模式,再加上對第三方合作業者嚴格產品與安全性認證制度,促使Apple可藉此讓蘋果陣營產品有一定的公信力。


觀察現階段Homekit陣營的發展態勢可發現,嚴格產品與安全性認證制度是利也是弊。目前取得的Work with Apple Homekit認證的廠商,以及正式上市販售的產品種類相較於其他智慧家庭陣營仍有段距離。



圖2
圖2

自2014年WWDC,蘋果首次發表HomeKit後,同年11月已有合作晶片大廠包括Broadcom、TI等將通過Mfi認證的晶片陸續出貨,但直到2015年六月才有5家合作業者推出產品,其餘獲得產品認證的業者預計2016年初才上市。造成產品上市延遲的主因正是Apple要求合作廠商需內建獲Mfi認證的特製晶片與韌體外,對身份認證晶片嚴格的性能要求及超高安全標準的認定。


策略聯盟/平台開放 建構智慧家庭生態系

由於產業鏈的分歧,包括晶片、平台終端大廠或營運商積極透過併購強化體質或策略聯盟方式拉攏合作夥伴,以開放共創角度及跨領域合作發展統一規格平台,建立智慧家庭共通平台標準,以建構完整且創新智慧家庭生態體系。


並且積極面向消費者,提供多元整合體驗與新興商業模式,形成個人/環境數據感知分析及創新加值服務,強化產品及服務推動能量,進而推動智慧家庭發展。



圖3 :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2015年10月
圖3 :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2015年10月

對台灣產業而言,現階段台灣設備製造業者不乏已經走出海外,且是國外平台大廠、服務供應商的重要合作對象,彼此之間的供貨關係也相對穩定。亦不缺少在智慧家庭開放平台開發上努力的大廠,如聯發科正打造其Linkit做為開放硬體核心,並且推出「聯發科合作夥伴服務計畫」媒合開發者與MTK供應鏈夥伴,以加速智慧家庭與物聯網的創新與布局。


當然,短時間內,因智慧家庭平台標準仍處於分歧態勢,就台灣廠商而言,如何針對各陣營提出的開放性解決方案及未來發展性與商機做出抉擇將是推動智慧家庭產業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但未來台灣業者仍可藉由掌握國內外智慧家庭平台的機會,透過平台進入市場,累積差異化技術與服務發展的基礎,並發展大數據分析能力,為後續進軍台灣與更多國際的智慧家庭與物聯網應用市場累積更多關鍵能力。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相關文章
一次到位的照顧科技整合平台
物聯網結合邊緣 AI 的新一波浪潮
低功耗通訊模組 滿足物聯網市場關鍵需求
以雷達感測器大幅提高智慧家庭的能源效率
揮別製程物理極限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創新與機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台灣PCB產業南進助攻用人 泰國產學合作跨首步
» AI推升全球半導體製造業Q3罕見成長 動能可望延續至年底
» 中國科學家研發AI驅動系統 加速微生物研究
» 澳洲UOW大學獲資助開發量子成像系統 革新癌症放射治療
» 無人機科技突破:監測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189.12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