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製程,乃至於先進封裝是目前晶片設計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其中的寄生效應與訊號完整性的挑戰,一直困擾的晶片開發者。本場東西講座特別邀請益華電腦(Cdence System)分享其經驗與觀點,並由技術經理連俊憲先生親赴現場,一解先進封裝發展的各項棘手難題。活動除了深度剖析晶片封裝技術趨勢與對策之外,更與親赴現場的開發業者廣泛交流,共同討論前景與挑戰。
圖一 : 本場東西講座除了深度剖析晶片封裝技術趨勢與對策之外,更與親赴現場的開發業者廣泛交流,共同討論前景與挑戰。
為何封裝走向先進?摩爾定律是不是已經快要觸及物理和經濟的極限?連俊憲表示,第一個原因在於錢,雖然晶片製造商還能繼續壓縮電晶體尺寸,但製造先進晶片的成本一直在增加,包括製造上、驗證與工具的開發,以平均良率而言,已不再符合成本效益。
連俊憲指出,成熟製程與先進製程的區分,通常以28奈米為界,而製造一個邏輯晶片所需成本,光5奈米與8奈米就將近十倍的差別,每單位的電晶體所得除以成本效益,已是無法因為微縮而得到好處了,除非特別應用,錢會造成在作選擇先進製程上的考量。
尤其現今機器學習和AI技術為主要趨勢,各種類型的龐大資料運算中,共同點就在於記憶體牆(The Memory Wall)瓶頸,即晶片記憶體大小和速度,無法趕上電晶體成本和數量的提高。
當AI運算需求遠高於記憶體頻寬時,大大限縮所有的處理器設計,這使得7奈米及更小的IC設計變得複雜且昂貴,為解決此問題,各大業者相繼提出超越摩爾(More than Moore)或摩爾以外的定律。
為了降低人工學習造成的利潤損失,因此系統需要更有力地存取記憶體,RRAM和碳奈米管(CNT)的垂直建構,形成具有邏輯層和記憶體層交錯的密集3D電腦架構,使用先進3D整合,使得資料專注於記憶體運算概念,解決通訊的瓶頸。
圖二 : 全球電子設計領導商益華電腦技術經理連俊憲
「異質整合封裝」技術成為產業的主流趨勢
在同一封裝中將晶片做3D立體堆疊,和整合多小晶片(Multi-Chiplet)系統2.5D封裝,已經成為新的解決方案,不僅降低成本高昂、過度設計與功耗,更提高了設計功能和性能。具備異質整合封裝技術能力,被視為半導體產業發展延續摩爾定律的動能。
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是指透過 2.5D 及 3D 等多維度空間設計,將多個不同性質的電子組件,整合到更高層次的系統級封裝(System in a Package,SiP),不同於以往傳統封裝,封裝範圍已不僅限個別晶粒,整體性能提升,為一個具有多功能高階晶片。
作為半導體上游,美國EDA工具軟體與工程服務領先供應商益華電腦(Cadence),主要提供晶片設計所需的軟硬體、積體電路設計(IC Design)、系統單晶片(SoC),以及印刷電路板(PCB)所需的軟體工具與矽智財(IP),涵蓋類比/數位/混合、驗證、封裝設計等各大領域。
Cadence推出新一代Integrity 3D-IC平台,透過統一的階層式數據庫,利用數位、類比、封裝技術、系統規劃、設計流程實現、簽核技術、準確早期分析和智慧實體驗證反饋的整合型解決方案,實現異質與同質2.5D和3D立體堆疊設計,提供由3D-IC系統驅動的PPA,顯著提高了3D-IC設計的生產力。
Integrity 3D-IC平台具有以下幾個關鍵功能:單一整合系統資料庫、高容量、支援所有類型處理晶圓代工廠的3D-IC堆疊、強大的跨平台協同設計功能、優異的流程管理器、獨特階層規劃和優化能力;用於早期功率熱分析、跨晶片靜態時序分析和晶片間物理幾何結構驗證。
另外包括,透過內建TCL的即時直接整合功能與Innovus實現系統合作,完成設計堆疊管理、從晶片到封裝訊號對應,以及先進凸塊和矽穿孔封裝規劃;擁有強大的2D到3D晶片分割探索流程,可透過記憶-邏輯功能電路和邏輯-邏輯功能電路,進行同質堆疊晶片探索。
連俊憲在3D-IC設計上歸納出8大需求,分別為系統級探勘、規劃3D樓層配置圖、實施、萃取與分析、可測試性設計、積體電路封裝協同設計、彈性的生態系統、3D-IC標準。而先進封裝需要處理與面對的事情,包括跨領域協同整合、系統及驗證分析、矽基封裝技術等3大項。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