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高漲,是這波全球金融風暴強襲之下,最殘酷的數字。每一個失業人口的背後,都代表著一個失依又徬徨的家庭,因此,實際受影響的人數,恐怕要比失業人口再高上許多。所幸,最壞的局面可能已經過去,在產業與市場逐漸復甦之下,失業率也將有所降低。然而,在大家努力拼經濟的時候,或許也當思考一下更長遠的產業轉型與人才教育的議題,特別是人才的培育,這對台灣以經營全球市場的目標有著絕對性的影響,尤其是國際觀的養成。因為跨離本土之外的市場,光有專業技能是絕對不夠的。

/news/2009/05/31/2100267930.jpg

毫無疑問的,「學以致用」是人才培育的重點所在,但日前有一則報導卻指出,在當前失業率攀高的情況下,仍有高達6成2的企業主反應,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這意味著台灣的教育內容,已經趕不上產業的需求,特別是在先進的電子產業上,人才長時間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許多業者最常反應的困境就是人才不足,就連台灣首屈一指的國家級研究單位工研院,也都常鬧人才荒。

會出現這樣的落差,難道是政府的不作為嗎?恐怕也不是。事實上,政府和學校為了迎合產業的需求,已經做了許多的改進,包含廣設專業大學與研究所,以及強化產學合作等。數年下來,也培育了一定數量的就業人才,但改進的成效卻十分有限,很大的原因是學生質與量的不足。簡單的說,就是畢業的學生職能不能立即符合企業需求,再者為畢業生的數量趕不上產業擴張的規模。一位園區附近的國立大學院長就直言,台灣的教育都在趕流行。那個產業熱門就成立什麼研究所,但在軟硬體都沒到定位的情況下,很難培養出有競爭力的人才。

而至於國際觀的養成,這正是當前台灣教育的一大弱項,受制於台灣特殊的歷史與政治環境,也讓台灣學生的國際觀培育更顯困難。然而,具備國際觀又是身處全球化市場的必備特質,只有充分了解多元文化及具備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才能真正的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一位上櫃公司的總經理就認為,硬體的設備與器材只有錢就可以買到,並不是競爭力所在,企業的競爭力是來自於人才,而且是要具備國際觀的專業人才。去年與三陽工業一起研發折疊電動機車的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研究所教授Bill Mitchell,在談起該合作案時也表示,雙方技術的合作並不困難,最難的是文化上的差異。顯見國際觀與溝通能力在面對跨國合作時的重要性。

可惜的是,國際觀的培育在台灣實施成效並不理想,其中一個代表性的英語能力指標正在逐漸衰退。根據2007年新托福平均成績,台灣的總分、閱讀、聽力、寫作成績都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至於IELTS英語測驗亞洲二十國排行榜,台灣更是名列倒數第四,輸給尼泊爾、越南、巴基斯坦等國。這個成績對於一個想要成為亞太市場中心的國家來說,似乎有點令人啼笑皆非。

這給施政者一個警惕,在拼經濟的同時,也該拼一拼教育,因為教育才是百年大計,而景氣只是短期的經濟循環。更重要的是,要秉持著不短視、不封閉的態度來辦教育,讓產業政策與教育政策充分的結合,才能有效的促成產業升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