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說在新冠肺炎(COVID-9)疫情高漲期間,感到最驚訝的事,莫過於當人類經濟活動被迫停止時,世界生態環境所展現出的樣貌,那種平靜與透徹是至今少見。原來人類對環境的衝擊已如此巨大,這也提醒人們,當疫情過後,產業對於發展永續應該要有更積極的作為。
|
(source: NASA) |
美國太空總署(NASA)不久前公布了一張從太空觀察地球環境的照片,照片中清楚地顯示,在新冠肺炎期間,中國的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排放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減少,尤其是以北京為首的周邊地區,幾乎減少了將近30%,從太空觀望下去,一片清明。
二氧化氮是一種溫室氣體,為導致地球暖化的汙染源之一,而它的出現其實是人類工業化的副產品,是工業合成硝酸的中間產物。而根據統計,每年有大約幾百萬噸的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氣中,造成空氣的污染。
同樣的情況也在義大利被觀察到。由於防疫要求限制了人員的移動,幾乎所有的經濟與商業活動都停滯,連帶多數的工業生產也暫停,因此二氧化氮的排放也大幅減少,天空重回了該有的透亮。甚至連威尼斯的運河都變得清澈,魚群、天鵝,甚至連海豚都來光臨。
可惜的是,隨著中國大陸在3月初陸續復工後,中國二氧化氮的排放有逐漸回復增加的趨勢。然而中國只是世界的一角,一但這次疫情過後,人們又恢復了過往的活動,污染的情況也將是可以預見。而屆時人們是不是又會忘記了天空與海洋原本的面貌。
所以在目前積極抗疫之際,各國政府與工商業領袖或許也該思考後續經濟重啟時的環境永續策略,過往的態度實在是太過被動與溫和,都是在國家經濟與企業獲利達成的前提下,才來討論環境永續的議題和對策。但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很顯然的,環境永續才是最優先的考量。
儘管此次病毒的起源尚未完全被證實,但人類濫捕、濫食,又佔據了過大的自然環境,過於緊密的壓迫彼此與生態的空間,才導致病毒的突變與傳遞進行的如此劇烈又快速。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拉長幾年,則包含禽流感與各類的流行性感冒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其實一直逐年升高,只是此次的新冠肺炎來更猛更急,才逼得全世界的人們不得不採取行動。
所以當疫情過後,人們應該要記住這次的教訓,並實際做出改變。唯有在生態平衡與穩定的前提之下,才會有經濟的發展與文明的進步,而維持地球環境的清明,就是保護自己生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