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疫後優勢,為臺灣新創加薪火!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帶來全新的生活型態,驅動各產業加速朝數位經濟邁進,更帶給新創產業一個發展與突破的契機。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共同舉辦「2021 ITRI-Stanford科技創業論壇」,期借鏡矽谷新創生態發展經驗,助臺灣新創搶攻疫後的「新常態」市場商機。
|
工研院舉辦「2021 ITRI-Stanford科技創業論壇」 |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臺灣半導體及光電產業領先全球,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角色,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全球產經結構巨變,產業鏈面臨破壞式創新,臺灣擁有優質的人才及研究單位,不能只是補強產業技術缺口,更應該透過衍生新創事業,帶動下一波新興產業發展。矽谷是全球最熱門的創業基地,史丹佛大學更扮演重要角色,期望與臺灣的技術研發團隊進行分享及交流,學習史丹佛創業模式,將其創業精神及技能灌輸到科研團隊,進而創造價值;並效法矽谷精神,積極互動與挑戰,淬鍊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新創企業。
工研院與史丹佛大學共同研討平台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去年新冠疫情加速科技研發的重要性,聯合國《技術與創新報告2021》預測至2025年,全球前五大科技將以IoT、機器人、綠能、5G、AI人工智慧為主,用來減緩疫情衝擊、提高生產率、以及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帶動龐大創新商機,全球市場規模將逾3.2兆美元。當創新創業已成為全球顯學,臺灣如何讓優異的研發創新能力,轉化成有商業化能力的創業機會,以及對國際化布局與海外市場的了解、資源需求及挑戰,都是值得探討的面向。臺灣可學習矽谷的創新創業精神,透過交流與合作連結矽谷的資源與人脈,開拓更多在地與海外商機。
技術處長期支持工研院與史丹佛大學之交流平台,掌握前瞻技術創新趨勢和市場,從2004年起,在此合作基礎上,每年進行雙邊的互訪和舉辦研討會活動,從中啟發科技研發方向與臺美雙邊合作的議題。具體成果包含搭橋國內學研人才駐點史丹佛大學訪問研究、推動數位醫療軟體新創公司;工研院巨量資訊科技中心與史丹佛人工智慧實驗室(SAIL)合作深度強化學習(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研發;創新思維啟發工研院打造「PECOLA樂齡陪伴機器人」,獲得美國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