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平台」化的媒體時代,台灣民眾獲得新聞的主要來源已經改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22年度《台灣網路報告》指出數位平台超越新聞媒體成為民眾獲得新聞的主要來源。特別是49 歲以下、大學以上高學歷的讀者逐漸轉往數位平台獲得新聞。這樣的狀況使得新聞媒體流失廣告及訂戶市場,導致專業的新聞媒體沒有足夠資源以產製優質新聞,影響新聞媒體在民主社會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後可能會導致全民受害。
|
數位平台超越新聞媒體成為民眾獲得新聞的主要來源,52.49%民眾從數位平台獲取新聞。 |
2022年度《台灣網路報告》依據本身是否產製新聞,將民眾獲取新聞來源分為「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二類。52.49%民眾從數位平台獲取新聞,包含即時通訊、社群媒體、搜尋引擎或新聞入口網站、及YouTube。45.24%民眾由新聞媒體獲取新聞,包含電視、紙本報紙或雜誌、廣播、及新聞媒體網站或應用程式。調查也發現願意實際付費使用這些國內網路新聞的民眾比例,僅接近1.5%,顯示新聞媒體在推動數位轉型上仍面臨許多挑戰。
面對民眾獲得新聞的方式改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暨執行長黃勝雄指出,「網路使用型態如今趨向平台化,許多訊息產生兩極化現象,造成不實訊息有介入空間,這次研究希望根據這些情況,提出實際政策意見給政府參考,以期未來政府能更從容因應資訊環境平台化的改變。」
數位平台對專業新聞的影響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王維菁委員指出,數位平台對新聞影響,包括新聞內容呈現、新聞消費與對新聞產業等方面。她說明,數位平台透過演算法,呈現出「很個人化」的數位平台新聞,是相對狹隘的資訊世界。「過去一疊報紙,很有系統的告訴民眾前一天社會發生需要知道的事,現代數位平台個人化、客製化特點,提供的內容相對比較片面與破碎。」
專家直言,當前新聞消費朝免費化,與流量變現機制,加上不太透明的演算法,主宰民眾對資訊的篩選,但卻缺乏相對應的問責與監督機制。現在看到社群平台上的新聞呈現,不再遵守傳統新聞學客觀中立,新聞嚴謹與正確性也下降,偏向更多軟性、生活與娛樂化。
2022年度《台灣網路報告》參考澳洲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調查民眾對數位平台是否應分潤給新聞媒體以及對於擁有數位平台之跨國業者的意見。以上網者為分母,結果顯示51.49%支持數位平台應付費給新聞媒體;64.43%支持政府規範跨國平台業者,但不能侵犯言論自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陶振超教授說,「台灣民眾支持政府應規範跨國公司平台,但言論自由標準不能受到妥協。」他並補充,本次報告發現近半數人對查證假新聞沒信心,這凸顯「新聞很專業」的事實,政府應積極協助成立優質新聞環境。
即時通訊的同溫層有利假消息流竄
報告顯示,若不考慮佔全部人口15.70%的未上網者,上網者中99.42%皆有使用即時通訊。即時通訊相對私密、封閉、與熟識朋友互動為主的科技特徵,使得人們較願意在即時通訊中揭露自己的看法,也因此出現即時通訊的同溫層現象,並傾向迴避不同意見。據調查,台灣民眾在即時通訊中看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意見,近八成採取迴避的方式(78.85%),這可能阻礙接觸多元觀點,進一步導致兩極化與假新聞、不實訊息的激增。
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分享,今年牛津大學對全球40多個國家調查發現,四成民眾認為使用社群媒體,最擔憂的是假訊息,這也是數位平台最令人憂慮的課題。社群媒體問題中,處理即使通訊軟體中的不實訊息最為困難,「這是私密的對話機制,我們不能介入。」胡元輝認為,這類數位素養問題需進入政策面,比如在108課綱中,增加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等。
此外,政府也可透過立法,讓業者懂得如何發揮其公共責任,包括與第三方合作,對有害訊息進行標記,接受社會監督等。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林欣吾說,「過去就有不實消息、不實新聞出現,只是數位化加快這些訊息出現的速度。」他認為,大型平台業者應設置內部查證機制,但如何解決查證所帶來的成本,實際上如何操作設計等方面仍需討論。
不只不實消息,即時通訊軟體的同溫層也可能加強偏見,不利民眾了解公共議題全貌,進而難以促進理性溝通的民主審議,值得相關單位關注。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表示,從社會學立場來看,人類進化至今的社會聚集,就是根據同溫層而來,反應同質性概念。人類團體形成都需同質性,才能有集體意識產生。但這對人類社會發展也有不利之處。目前可做的,是讓各對立方、不同意識形態團體,對所有社會事務都有同樣發言機會,未來網路社會,也需有類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