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清大突破全球首例自旋流解密MRAM關鍵瓶頸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9年03月14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3488】

由國立清華大學賴志煌教授與林秀豪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科技部長期的支持下,研究MRAM的特性、製程與操控,獨步全球,成功以自旋流操控鐵磁-反鐵磁奈米膜層的磁性翻轉,研究成果刊登於材料領域頂尖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賴志煌教授(左)、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林秀豪教授(右)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賴志煌教授(左)、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林秀豪教授(右)

MRAM是極被看好的後摩爾定律世代的記憶體。其結構有如三明治,上層是自由翻轉的鐵磁層,可快速處理資料,底層則是釘鎖住的鐵磁層,可用作儲存資料,兩層中則有氧化層隔開。當此二鐵磁層的磁化方向相同,是低電阻態,代表「1」 ;此二鐵磁層的磁化方向相反,是高電阻態,代表「0」。有別於目前的主流記憶體(SRAM 與 DRAM),MRAM兼具處理與儲存資訊的功能,且斷電時資訊不會流失,電源開啟可即時運作,耗能低、讀寫速度快。

其中一個技術關鍵,就是如何操控釘鎖住的鐵磁層。若想要將鐵磁層的磁矩方向釘鎖住,只需「黏」上一層反鐵磁層即可,製成的鐵磁-反鐵磁膜層即可應用在磁記憶體上。此現象稱為「交換偏壓」,雖發現至今已超過60年,其應用性極廣,但背後的物理機制未明。而且交換偏壓的操控性極為有限。必須將元件升溫,然後於外加磁場下降溫,才能改變鐵磁層磁矩的釘鎖方向。

無論是外加磁場或是升降溫度,都與現有電子元件的操作格格不入。世界各研究團隊莫不希望突破此困境,尋求嶄新的操控技術。其中一個突破點,就是善用自旋流。電子具有電荷,也具有自旋:當電荷流動時,即會產生熟悉的電流,若有辦法驅動自旋流動,即可產生自旋流。

賴教授與林教授的團隊利用自旋流通過鐵磁-反鐵磁膜層,率先展示操控元件「交換偏壓」方向與大小的里程碑。此技術可與現有電子元件的操控與製程無縫接軌,是MRAM的大突破,為自旋電子學的發展帶來嶄新視野。

利用自旋流操控交換偏置乃全球首見,賴教授表示當初投稿時引發諸多質疑,審稿委員懷疑是元件溫度升高所致,與自旋流無關。由於團隊橫跨材料與物理領域,兼具實驗與理論的專業能力,在面對高難度的質疑與挑戰時,能夠跳脫框架思考,以極高的效率與執行力,清楚精確地回應相關的質疑與挑戰。

目前研究團隊將此突破性的發現,應用到其它結構的奈米膜層,陸續發現更多具影響力的結果,除了學術的貢獻外,經由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的連結,將對於國內記憶體產業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這項技術在學理上的存取速度接近 SRAM,具快閃記憶體的非揮發性特性,平均能耗遠低於 DRAM,應用於嵌入式記憶體(Embedded Memory)極具潛力,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裝置與更多的資料收集與感測需求,MRAM的市場也將迅速成長。

關鍵字: MRAM  科技部 
相關新聞
紐約大學理工學院和法國CEA-Leti合作開發12吋晶圓磁性記憶體元件
旭海火箭場完成首次發射 台灣測試全球第一支導控式混合火箭
臺灣海洋聯盟揭牌 建立科學整合管理永續發展平台
臺美日共同推動氣候預報技術 助力強化災害應變能力
科技部徵選14家科研新創 參與2022北美生物科技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4.86.3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