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巨人英特尔(Intel)日前在美国硅谷盛大举办其开发者技术论坛(Intel Developer Forum;IDF),往年的IDF除了有类似「武林盟主」的宣示性意义外,在IDF的进行中,产业各界及媒体都非常重视在论坛召开期间所透露的讯息,因为仔细解读后,通常可以据此勾勒其未来的策略与方向,甚至是一种「划地封侯」(相关利益结构的形成)的祭典仪式。

今年与往常一样,英特尔仍然是技术与市场上公认的龙头至尊,依然在全球各地拥有庞大的「半导体殖民地」,大部分的信息厂商仍然唯其马首是瞻。但是今年的论坛却掺入了一股不平常的气氛,君不见论坛的议题中多了些「固本强源」讲话,而从这些表面强势却充满安抚性的内容来看,其实反映了英特尔帝国正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首先,英特尔与微软建构的金钢组合--「WinTel」,即因为市场上的千变万化与因特网发展的冲击,近年来双方在彼此的忠诚度上已经有了一些质的变化。而「永远的敌人」超威(AMD)如芒刺在背,在CPU的效能突破上一度让老大哥很难堪。年初时又蹦出来一家微处理器厂商全美达(Transmeta),现与超威正打得火热,逼得英特尔将战场硬拉到2002年的2GHz。甚至威盛(Via)这家胆敢「捋虎须」的国内厂商,英特尔也在侵权诉讼中只能采取「以和为贵」策略。

凡此,着实让英特尔全身上下激发起高度的危机感,于是乎英特尔开始对台湾的资讯产业界发表「建言」,对「资讯家电(IA)」的发展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台湾厂商应持续抓住电脑产品(甚至是高阶)路线,试图让已成全球重镇的台湾高科技产业为其「保疆卫土」。其实,英特尔这样的打算自有其理论依据,其执行长Craig Barret就曾表示,往后的五年,微处理器仍然是英特尔主要的营收来源。更何况,在信息家电或低价计算机的领域,英特尔已失去主导权,这对惯于处在领导品牌的英特尔来说,真是情何以堪﹗最后,只能再编织起「计算机」美梦,冀望保住日渐遭受侵蚀的美好江山。

不过,对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国内业者来说,相信还不至于分不清「是非」。然而,无论如何,英特尔毕竟是全球计算机及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不可抹灭的优秀企业,在此迈入企业生命的转折阶段,我们期待它能再显往日雄风,创造另一番历史。趁还是第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