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4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2023.11.15)
知名歐洲航太技術展(Space Tech Expo Europe)將於11月14至16日在德國布萊梅盛大舉行,共吸引全球 40 多個國家、逾650家廠商參與,首次參展的衛星天線設計大廠鐳洋科技創辦人王奕翔今(15)日指出
ROHM超高速奈秒級閘極驅動器IC可大幅發揮GaN元件性能 (2023.10.19)
近年來在伺服器系統等應用領域,由於物聯網(IoT)設備的需求漸增,關於電源部分的功率轉換效率提升和設備小型化已成為重要課題,要求功率元件需不斷進行優化。另外,不僅在自動駕駛、工控設備和社會基礎建設監控等應用領域中也非常廣泛的LiDAR,也需要透過高速脈衝雷射光照射來進一步提高辨識精度
鑫鼎奈米攜手央大 研發海水製氫關鍵技術 (2023.09.28)
為了加速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中央大學與鑫鼎奈米公司今(28)日舉行技術轉移與產學合作簽約儀式,雙方攜手推動「海水製氫」關鍵技術研發。計畫在中央大學建立示範場域
中大太空國際生醫營隊為航太教育扎根 將學生實驗晶體送上太空 (2023.09.18)
國立中央大學今年9月創辦「太空國際生物醫學營隊」,結合太空與生醫專業,帶領高中生隊員認識醫藥研發用的蛋白質結晶結合微重力實驗概念與方法,提供跨領域學習太空科學和生物醫學機會,將學生製作的實驗晶體送上國際太空站,落實台灣航太教育向下扎根的目標
第四屆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成果發表 邁向科技創新里程碑 (2023.06.15)
高通技術公司攜手全台多所大學,共同推動「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於今明兩日發布第四屆成果。 自2022年7月,在高通領域專家協助下,參與第四屆計畫的10所大學共完成33項計畫、提出189篇學術論文
佳世達攜手鐳洋 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 (2023.05.04)
看好低軌衛星未來發展,華為、蘋果手機陸續發表「捅破天」功能,佳世達集團也積極布局網路通訊事業,並於今(4)日宣佈投資掌握低軌衛星關鍵零組件設計與研發實力的鐳洋科技公司(Rapidtek Technologies Inc.)新台幣3.2億元,聯手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
鐳洋科技啟用太空研發中心 深化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 (2023.02.21)
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宣佈啟用桃園青埔太空研發中心,與國立中央大學攜手打造「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董事長王奕翔表示,台廠在PCB、衛星天線、航太零組件上占有一定優勢,技術能力不輸國外廠商,是歐美大廠極力接洽的對象,期望透過整測實驗室的啟用,深化國內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間的合作
112年台灣科技發展預算增幅13.8% 聚焦淨零排碳、能源轉型 (2022.10.03)
轉型後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今日召開第1次委員會議,本次委員會議除確認國科會委員會議議事規則,並安排科技預算整體布局、淨零科技方案初步規劃等提案
減隔震效力大挑戰 2022抗震盃競賽贏家出爐 (2022.09.19)
自921大地震以後20年多來,雖然地震工程技術不斷創新,但以現今的科技水準,仍無法有效預測地震,因此平時防震準備及地震防災教育更顯重要。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除了協助防減震科技相關研究
第三屆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展示成果 推動創新技術發展 (2022.06.10)
高通技術公司攜手全台多所大學共同推動的「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於今明兩日發布第三屆成果。高通於2019年推出「高通台灣研發合作計畫」,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高通已與全台14所大學合作,共計560位大學教授、學生參與,產出98項研發計畫、360篇國際學術論文
國研院新任院長 中央大學林法正教授接任 (2022.06.01)
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持續推動尖端科技研究,並為學術界與產業界積極搭橋串聯研發能量及發揮最佳化成效,國研院院長一職,由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資電學院院長林法正自2022年6月1日正式接任
聯發科蔡力行獲頒中大名譽博士 表彰對台灣產業貢獻 (2022.01.10)
國立中央大學於1月7日,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給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先生,表彰他長期以來致力推動台灣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及電信產業升級,展現卓然之國際化管理長才,對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影響深遠
永續驅動創新 科思創讓循環經濟走入生活 (2021.10.15)
資源耗竭、氣候急遽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反思線性經濟模式下所帶來的環境衝擊迫在眉睫。為加速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高科技材料製造商台灣科思創(Covestro) 受環保署邀請出席「2021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永續發展區,展示其全球第一款零碳排放的聚碳酸酯
2021未來科技獎獲獎名單出爐 運動科技、綠能、太空衛星上榜 (2021.10.04)
年度「未來科技獎」獲獎名單出爐。總計受理報名逾500件,最終選出未來科技獎技術100件,將於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TIE) 的未來科技館,以線上加實體展雙軌形式登場
中央大學攜手是德 建立第三代半導體研發暨測試開放實驗室 (2021.09.28)
是德科技(Keysight)攜手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Optical Sciences Center),共同合作提高了GaN、SiC應用研發及測試驗證之效率,並加速5G基建及電動車創新之步伐
疫情加速醫療數位轉型 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居首位 (2021.08.18)
新冠肺炎疫情帶動醫療發展新趨勢,科技部今(18)日召開記者會,邀集到4組學研團隊,分享智慧醫院下新型態人員管制分流與定位追蹤科技,以及在遠距醫療領域,如何運用患者生理資料結合AI技術,預警病房異常情形,並在出院後遠端追蹤患者病情及心理變化,即時提供相關協助,展現應用生物科技與ICT結合的智慧醫院環境
台灣學研生醫實力備受肯定 科技部開創數位新藍海 (2020.07.23)
為展示台灣各大學生技醫療科研成果,並與國內外企業鏈結,科技部在BIO Asia – Taiwan 2020亞洲生技大會當中設立專區,此次集結14家國際產學聯盟學校,展出內容包括檢測、醫材、疫苗及藥品開發等,展現健康大數據、物聯網、AI和5G結合醫療及生物基因技術,勾勒出數位化健康科技的未來願景
地震預警、數位學習創新 獲科技貢獻獎 (2019.12.12)
「2019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12日在行政院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親自頒獎表揚。本屆獲獎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吳逸民教授,以及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
光學新世代科技 : 數位光學 (2019.07.17)
台灣光學鏡頭產品具有性價比高、產能彈性大、供應鏈完整等優勢,從Apple智慧型手機、單眼相機,乃至於車用鏡頭台灣廠商都是重要合作夥伴,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AI醫療影像資料庫今啟用 台北榮總明年起推AI門診 (2018.12.26)
科技部聯合國立臺灣大學、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醫學大學3大醫療團隊,投入8000萬元建置臺灣首座本土化跨醫療院所之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盼以AI科技促進國內醫療技術再提升、掌握智慧醫療先機,臺北榮總也透露,最快預計將於明(2019)年開辦AI門診


     [1]  2  3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發佈適用於醫學影像和智慧機器人的PolarFireR FPGA和SoC解決方案協議堆疊
2 安勤推出搭載NVIDIA Jetson平台邊緣AI方案新系列
3 貿澤RISC-V技術資源中心可探索開放原始碼未來
4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應適用於全球LTE、智慧和IoT應用的Nordic Semiconductor nRF9151-DK開發套件
5 u-blox 推出適用於穿戴應用的新型 GNSS 晶片UBX-M10150-CC
6 Microchip 推出新款統包式電容式觸控控制器產品 MTCH2120
7 Littelfuse NanoT IP67級輕觸開關系列新增操作選項
8 英飛凌新款ModusToolbox馬達套件簡化馬達控制開發
9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10 台達全新溫度控制器 DTDM系列實現導體加工精準控溫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