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37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攸泰科技正式掛牌上市 瞄準衛星通訊與無人機雙軸發展 (2024.05.16)
攸泰科技正式掛牌上市,期許今年透過加值型客製化服務與自有品牌RuggON的模組化標準品雙軸營運策略的積極推進下,今年營運表現可望以雙位數成長率攀升。攸泰科技成立於2011年,主要從事為不同垂直市場提供多樣化結合軟硬體及應用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例如衛星通信、農業、物流、海事、交通與政府專案等重點產業
東台精機汽機車營收佔39% 聚焦航太、電動車與能源三大市場 (2024.01.11)
東台精機發布於2023年12月單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02,516仟元,相較於11月增加6%,累計合併營收7,620,510仟元,比起去年同期減少8%,在手訂單累計32億元。就產品應用表現方面,汽機車產業約占營收39%,航太業約占12%,能源業約占4%
電動車助溫室氣體減量 台灣2023年汽機車營業額將破7,500億元 (2024.01.05)
雖然最近因為環境部在2023年底修正公布的「空污排放增量抵換處理原則」,引發爭議不斷。惟依經濟部今(5)日最新發表統計顯示,近年來台灣電動車銷量大幅成長,預估在2023年汽機車零售業營業額可望突破至新台幣7500億元續寫新高,料將有助於未來台灣檯面上減少排碳及溫室氣體數據
2024年電動車市場展望與供應鏈整備 (2023.12.21)
未來25年,汽車業轉型與電動車綠色革命勢必讓產業鏈重新洗牌,雖然得電動車者未必得天下,但是如果可以拿到全球電動車產業的話語權,對政府、車商、供應鏈甚至終端消費者都是一大利多
東台精機2023年第三季營收止跌 布局生成式AI應用 (2023.11.13)
東台精機近日召開第四季董事會,通過2023年前三季度合併營收報告。2023年前三季度合併營收淨額為新台幣(以下同)5,708,256仟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8,285仟元(7%);損益方面
大猩猩科技打造邊緣到雲端AI技術 主打智慧城市、資安,創新應用方案 (2023.03.28)
大猩猩科技(GRRR)今年首度參加「2023智慧城市展」,便挾全新品牌形象登場。自今(28)日開始以【從邊緣到雲端 AI 全方位解決方案】為主題,展出包含:智慧安全城市、資訊安全防護、創新應用等全方位的AI解決方案,以協助更多客戶取得成功
台灣瀧澤(Taiwan Takisawa)50周年慶聚焦4大目標 用機器孕育永續未來 (2023.03.09)
即使面臨國內外工具機產業景氣嚴峻,但適逢CNC車床大廠台灣瀧澤(Taiwan Takisawa) 創立50周年慶,也特別趁著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期間,台灣邊境全面解封,國內外客戶與代理商、供應商得以齊聚一堂
睿生光電以成為全球數位X光系統之眼為目標 (2023.03.02)
睿生光電近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睿生光電 2022 年營收為 18.9 億元,年增 0.1%,每股稅後盈餘(EPS) 5.62元,觀察各產品別營收占比,其中X光平板感測器元件占78%、X光平板感測器模組占19%
CYBERSEC 2022台灣資安大會登場 亞太最高規格資安盛會再攀新高 (2022.09.20)
呼應美眾院議長Nancy Pelosi訪台造成的資安事件,加深台灣各界對資安防護的迫切需求,亞太最高規格資安年度盛事「CYBERSEC 2022台灣資安大會」持續擴大規模舉辦,今(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二館盛大開幕
Micro LED公司錼創科技掛牌上市 盼帶動新創扎根台灣 (2022.08.17)
台灣Micro LED新創公司錼創科技(PlayNitride ),即將於8月18日在台灣正式掛牌上市。而錼創的上市,除了印證台灣Micro LED產業漸趨成形外,同時也它也是台灣第一家在創新板掛牌的新創公司
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烏雲待散 上半年產值衰退10.3% (2022.07.23)
歷經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城及高通膨因素等陰影籠罩下,使得今(2022)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呈現衰退跡象,整體消費需求疲弱;包括三星、蘋果、超微和輝達大廠皆率先下修訂單,調整終端庫存,將不利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發展
工研院發表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 攜手產業共創氫能新經濟 (2022.06.27)
淨零排放浪潮席捲全球,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的氫,也成各國積極追求的目標。工研院於今(27)日發表「台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共邀請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
臺日三號基金挹注瞄準半導體、綠色永續、健康照護產業 (2022.03.02)
臺日在經濟、貿易、產業、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密切。工研院旗下的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簡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旗下三菱日聯投資公司,繼2011年、2015年攜手合作成立臺日一、二號基金,於今(2)日共同宣布第三度合作臺日三號基金
AMD完成收購賽靈思 競逐1,350億美元規模市場商機 (2022.02.15)
AMD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完成收購賽靈思。此項收購於2020年10月27日宣布,將顯著擴大公司規模,並帶來陣容最強大的頂尖運算、繪圖和自行調適SoC產品,創造出業界中高效能與自行調適運算的領導者
科技部正式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最快明年3月掛牌 (2021.12.28)
行政院組織改造法案業於今(28)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正式啟動組織調整,轉型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定位如同國家發展委員會,將以國家整體科技發展的高度,政策協調台灣數位發展與產業創新,攜手數位發展部、經濟部、衛福部、農委會、文化部等,以跨部會、跨產學研之型態,引領台灣軟體、硬體整合創新
「2021電源管理與電力設計研討會」特別報導 (2021.10.27)
愛德克斯:高整合電驅系統當道 電機與電池模擬測試是關鍵 電動車產業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包含台灣在內,各國政府也透過法令與補貼政策,全力推動電動車市場的成形
晶心科順利發行海外存託憑證 於盧森堡發行GDR募資 (2021.10.07)
晶心科今 (7) 日宣布,已於9月13日順利完成海外存託憑證 (GDR) 發行,於盧森堡證交所掛牌上市,新發行之海外存託憑證每單位表彰普通股 2 股,以31.78美元,折算約為每股新台幣 440 元,共發行 400 萬單位,相當於普通股 800萬股,海外募得之總金額約為1.27億美元(折合為新台幣35.17億元)
電動車智造成汽車業轉型契機 2021年產值可望破百億 (2021.05.09)
即使全球疫情因變種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台灣卻受惠於數位轉型加速,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應用需求續強;加上傳產貨品市場需求回升與原材物料價格上漲,推升接單動能,帶動單月出口金額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屢創新高
科技部的來去走一回 能留給「數位發展部」什麼教訓? (2021.03.26)
經歷五任部長,成立僅僅7年不到的科技部,終於在3月25日正式拍板改組,將回歸它的前身,也就是「國科會」,但會換個名字,叫做「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而之後產業發展與技術推動的大事,就交棒給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最快明年掛牌
迎戰非傳統應用領域對手 友嘉深化盤整集團資源 (2021.02.23)
未來除了沿襲過去仰賴法人科專輔導、公協會結盟等創新模式之外,也有如友嘉集團趁機盤整內部資源,引進國外子公司來台生產等方式,節約營銷成本,將成為迎戰非傳統領域對手的有力籌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2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3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4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5 R&S推出RT-ZISO隔離探針測量系統 用於快速切換信號精確測量
6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7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8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9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10 捷揚光電攜手Audio-Technica打造聲像追蹤智能視訊會議新體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