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AIOT
科技
典故
電腦病毒怎麼來的?

電腦病毒最早的概念可追溯回1959年一種叫做 「磁蕊大戰」(core war)的電子遊戲,這種遊戲的意義在於,程式是可以自我大量複製的,並可與其他程式對抗進行破壞,造成電腦軟、硬體的損毀。而後在1987年,C-Brain程式會吃盜拷者的硬碟空間,C-Brain的惡性變種就成為吃硬碟的病毒。
GTC 2023黃仁勳將探討工業元宇宙商機與OpenAI等議題 (2023.03.02)
NVIDIA(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在GTC 2023發表主題演講,內容將涵蓋在人工智慧、元宇宙、大型語言模型、雲端運算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預計將有超過25萬人報名參加這次為期四天的線上大會,大會邀集來自幾乎所有運算領域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產業領袖的650多個議程
TI與光寶合作 以GaN技術和即時MCU打造高效伺服電源供應器 (2023.03.02)
德州儀器(TI)宣布攜手光寶科技(光寶)正式在北美市場推出搭載 TI 高整合式氮化鎵(GaN、Gallium nitride)與 C2000TM 即時微控制器(MCU)的商用化伺服器電源供應器(PSU)
ROHM新款4通道、6通道LED驅動器適用液晶背光 助車電顯示器降低功耗 (2023.03.02)
半導體製造商ROHM針對車電資訊娛樂系統和車電儀表板等應用,成功研發出適用於中型車電顯示器的4通道LED驅動IC「BD83A04EFV-M」、「BD83A14EFV-M」,以及適用於大型車電顯示器的6通道LED驅動IC「BD82A26MUF-M」
Fortinet與產學合作 開設NSE課程培育數位創新人才 (2023.03.01)
近年來國內資安事件頻傳,強化數位韌性躍升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也讓台灣資安人才供不應求。為此,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 Fortinet與實踐大學、誠士資訊三方合作,攜手開設NSE(Network Security Expert)資安戰鬥營課程
IBM:先部署後門程式再勒索成為主要攻擊方式 製造業受攻最多 (2023.03.01)
IBM Security 近日發佈最新的年度資安報告《X-Force 威脅情報指數》。情報顯示部署後門程式(以便從遠端存取系統)是2022年駭客攻擊企業最常使用的方式,67%的後門程式與植入勒索軟體掛勾;所幸如今企業已經能夠搶在駭客植入勒索軟體之前偵測到後門程式
愛立信於MWC展示四大未來連網主軸 攜手夥伴打造高效節能網路 (2023.02.24)
2023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即將登場,愛立信將於會中一系列全新產品解決方案,包含節能高效的無線接取網(RAN)、傳輸產品組合、室內無線單元等,由愛立信矽晶片驅動,整合強大的軟硬體設計,持續以高效節能的產品提高整體網路性能
化創意為劍 『Epson LW-600P』用巧思為商務加分 (2023.02.24)
在商務市場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工具要鋒利,事前準備工作也都要齊備。Epson LW-600P標籤機就是這樣一把鋒利的工具,讓所有商務人士面對挑戰不再赤手空拳
Fortinet:毀滅性資料破壞軟體增五成 (2023.02.23)
Fortinet公布《2022 下半年全球資安威脅報告》(FortiGuard Labs Global Threat Landscape Report)。報告顯示,在全新商業模式「網路犯罪即服務(Cybercrime-as-a-Service,CaaS)」的推波助瀾下,2022年下半年偵測到的資料破壞軟體數量急遽成長
Marvell與AWS合作 實現雲端優先的創新晶片設計 (2023.02.23)
邁威爾科技(Marvell Technology)宣布,選擇AWS作為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的雲端服務供應商。奠基於以雲端為優先的策略,Marvell可以在AWS上快速且安全地擴展服務,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晶片設計流程,並持續為汽車、電信業者、資料中心和企業基礎設施等市場帶來創新
欣亞數位導入SAP行銷自動化方案 推升訂單成長動能 (2023.02.21)
SAP台灣(思愛普軟體系統)宣布欣亞數位成功導入 SAP Emarsys 行銷自動化解決方案,串聯購物網與實體門市,以數據為核心,進行細緻分眾並落實精準行銷,以更全面的管道、個人化的訊息與客戶溝通,同時深化會員經營,提升會員黏著度與品牌好感度,強化會員經濟進而帶動客單價,欣亞更於競爭激烈的購物季創下雙位數訂單增長
鐳洋科技啟用太空研發中心 深化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 (2023.02.21)
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宣佈啟用桃園青埔太空研發中心,與國立中央大學攜手打造「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董事長王奕翔表示,台廠在PCB、衛星天線、航太零組件上占有一定優勢,技術能力不輸國外廠商,是歐美大廠極力接洽的對象,期望透過整測實驗室的啟用,深化國內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間的合作
洛克威爾自動化:邁向新工業 永續、資安、數位轉型是關鍵 (2023.02.21)
2023 年全球受疫後通膨、勞動力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市場持續表現疲弱,台經院預測台灣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將跌破3%,為四年以來最低點。面對景氣動盪的挑戰,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並保持韌性為首要課題
ST天線配對IC搭配BLE SoC和STM32無線MCU 簡化射頻設計 (2023.02.20)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針對BlueNRG-LPS系統晶片(SoC),以及STM32WB1x和STM32WB5x*無線MCU,為單晶片天線配對IC系列新增兩款優化的新產品。單晶片天線配對 IC有助於簡化射頻電路設計
英特爾新款Xeon工作站處理器問世 可提升效能並擴展平台功能 (2023.02.18)
英特爾推出全新Intel Xeon W-3400和Intel Xeon W-2400桌上型工作站處理器(代號Sapphire Rapids),其中Intel Xeon w9-3495X更是英特爾設計過最為強大的桌上型工作站處理器。這些新一代的Xeon處理器針對專業創作者設計,為媒體和娛樂、工程和資料科學專業人士提供龐大效能
德州儀器計畫於猶他州Lehi興建新12吋半導體晶圓廠 (2023.02.17)
德州儀器(TI)宣布將在猶他州 Lehi 興建下一座 12 吋半導體晶圓製造廠(或晶圓廠)。新廠將座落在公司現有 12 吋半導體晶圓廠 LFAB 旁。一旦完工,TI 的兩座Lehi晶圓廠將合併為一座晶圓廠營運
Conservation AI使用NVIDIA Jetson平台偵測瀕危物種 (2023.02.17)
英國一個名為Conservation AI的非營利性組織在NVIDIA技術的協助下實現首次利用人工智慧即時檢測穿山甲。如此應用人工智慧有助於即時追蹤最稀有、最隱秘的物種,讓保育人員能夠在干預為時已晚之前保護它們免受威脅(如偷獵者和火災)
英飛凌與Sentry合作 推動生物識別門禁和加密儲存冷錢包平台 (2023.02.16)
Sentry Enterprises選用英飛凌最新一代SLC37x系列安全晶片產品,為其生物特徵識別平台的發展提供助力。由該公司開發並打造的 SentryCard 生物識別平台是一款以隱私保護為核心的身份認證解決方案
NVIDIA與英特爾重新定義工作站 釋放專業人士創造力 (2023.02.16)
AI擴增的應用程式、逼真的渲染、模擬及其他技術正協助專業人員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從多應用程序的工作流程中取得關鍵業務成果。若要執行這些資料密集、複雜的工作流程,以及與分散各地的團隊共用資料與協同合作,就需要配備高端CPU、GPU以及進階網路的工作站
VicOne展示次世代汽車座艙系統虛擬化資安解決方案 (2023.02.15)
趨勢科技車用資安新公司VicOne在2023年日本東京國際車用電子展 (Automotive World Tokyo),與Panasonic旗下汽車系統事業(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及趨勢科技,展示了共同合作開發的虛擬化資安解決方案,以因應日益增加的汽車網路攻擊
TI:五大因素讓電動車成為趨勢 (2023.02.15)
半導體技術是電動車創新曲線中的重要推手,不僅排除各種電動車採用的阻礙,也讓汽車製造商能夠設計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平價車款。 首先,消費者不必再擔心加油站的價格

  十大熱門新聞
1 Fortinet:2023上半年台灣每秒遭攻擊近1.5萬次 居亞太之冠
2 零壹科技正式成為Extreme Networks台灣合作夥伴
3 第一金證券與精誠資訊合作 ESG智能永續指標數據平台上線
4 微軟:以資安聯防對抗勒索軟體、密碼與多重身份驗證攻擊
5 宜鼎推出 iCAP Air 智慧物聯空氣品質管理解決方案 透過即時空品數據自主驅動決策
6 ServiceNow、NVIDIA和Accenture合作 加速企業採用生成式AI
7 Ansys整合電磁模擬 提供IoT及5G早期階段天線設計
8 HPE:生成式AI帶領企業邁向新時代 企業需升級網路確保安全拓展事業
9 AIoT以Arm架構建立 推動實體與數位緊密互動
10 國立東華大學採用Palo Alto Networks資安解決方案 建構SDGs智慧校園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