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的通讯暨消费电子展汉诺威计算机展于3月4日在德国展开,而台湾今年共有四百二十五家厂商参展,数量仅次于中国,在海外参展国中排名第二。除了参展厂商数量众多之外,台湾的产品也在汉诺威计算机展中大放异彩,共有四十九家厂商,七十四件产品获得iF产品设计奖,数量超越以往,为历届得奖数最多的一次。然而,在如此大好的展情之下,却爆出了台湾厂商因侵犯著作权遭临检取缔的负面事件。

/news/2008/03/10/0017169789.jpg

据报导,3月5日当天,汉诺威的警方与海关人员大规模的出动,搜索包括台湾与中国在内等国的五十一家厂商,并带走六十八箱侵犯专利权的产品与广告文件。这些被没收的产品包含MP3、MP4、数字电视设备、CD与DVD光盘及DVD播放器等,而遭临检的五十一家厂商中,包括二十四家的中国厂商,台湾十二家,德国九家,香港三家,波兰、荷兰和南韩各一家。但事后德国主管单位表示,仅会向其中二十位公司收取最高一千欧元的押金,并不会主动提起诉讼,只要相关厂商不要再展出有侵权嫌疑的产品,就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而推动这次取缔行动的是一家专门管理MP3专利事务的意大利公司「Sisvel」。Sisvel是代表飞利浦、阿尔卡特朗讯与法商汤姆笙的专利公司,并在过去多件的国际专利权官司上引来了许多的争议,包含2006年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与SanDisk的对立。而此次Sisvel主要锁定以微软窗口操作系统的MP3随身听与智能型行动装置厂商,包含宏达电、华硕等台湾厂商,都因事先未与Sisvel达成授权协议,而遭受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次的事件反映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台湾在国际专利布局事务上的处理与重视仍然不够,而这个问题对台湾是否能够转换长期的代工角色,并朝向以品牌与设计为主的高获利生产相当重要,尤其是以台湾在缺乏足够的内需市场,必须倚赖大量的出口与外销的情形下更显重要。

在过去,台湾就因为专利权利金与授权的问题,导致许多产业的发展都遭受严峻的挑战,包含DVD播放器与LED的生产都是在美日夹击的细缝中求生存,虽然产量都高居世界第一,但产值与获利却是不如人意。专门从事专利事务研究与布局的冠亚智财公司的项目经理郑惇文曾表示,专利布局可以分成两种角度,一种是别人的专利布局状况,一种是自己的专利布局策略。更具体地说,当一个公司打算投入某技术领域或是产品时,若盲目的进入,除成功机率不高之外,还有可能因为专利的因素蒙受重大损失。因此在投入任何技术之前,都必须事先暸解该技术中有哪些厂商已经卡位,这也是做专利布局分析的重要目标。

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07年的竞争力年报指出,台湾每一千个企业研发人力能创造373个专利,创新的能力排行全球第一;而世界经济论坛的「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也显示,台湾的创新指针也排名全球第8名。两项数据都显见台湾在专利的注重上已有明显的提升,但若以整体的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来看,而台湾所占有的部分又是微不足道,因此能够掌握关键的市场和技术才是未来台湾在国际专利事务上需要积极发展的目标。

专利的布局与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作战,除了要专注在技术本位的研发上,对手与国际的动态也不容忽视。未来台湾若要更进一步在国际上取得优势,政府与民间企业在专利取得的整体作战将是重要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