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宏觀的角度看,美國從技術研發切入,主導著八十年代以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其後的日本,則是藉由成本及管理上的優勢後來居上,策略性地席捲了全球半導體市場,並在技術轉移的協助中,成就了韓國專注在單一產品(DRAM)上的規模經濟經營模式。

也正因為在日本及韓國的強大成本競爭壓力下,反促使美國半導體產業有了更加專注在智慧財產權上的策略性轉型(如軟體業及設計業),除了藉此在競爭層次上再次拉開與日本和韓國的距離外,也使得台灣晶圓代工的產業群聚分工模式,得以因美國設計業的成長及需求而逐漸茁壯,乃至於有機會成為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的主流模式。

■台灣代工服務:「深根固本」的逐鹿中原格局

回顧「三國時代」的天下大勢,魏、吳、蜀正因各有其天時、地利、人和上的優勢,而得以令天下三分各自獨霸一方。相較於現今美、日、韓三國的半導體產業優勢何獨不然,美國獨霸軟體專利、日本掌控數位消費性產品上的系統整合優勢、韓國則在最大規模市場的DRAM上握有絕對優勢。探究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歷史,要真能在全球市場上擁有發言權,也將必須扎實地建立起台灣所專屬的競爭優勢及核心能力。

從現有的情勢來看,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各有專長的產業價值鏈分工模式中,除了美、日等整合型半導體廠(IDM)紛紛提高委外代工比率的策略方向(如Intel、Motorola、Toshiba、NEC、Fujitsu等均已策略性地將代工生產比例明顯提高),業已打響台灣專業代工服務的地位外;再加上台積電、聯電等專業代工服務策略不論是在十二吋晶圓廠的投入決心、以及銅製程、深次微米製程等先進技術上的大幅度投入及領先的研發實力,更加證明台灣半導體已取得全球半導體產業價值鏈上的專業製造生產優勢,而有能力與美、日、韓平起平坐。

■大陸設計人才:「用眾智、成大事」的致勝活眼

然而,儘管台灣擁有最堅強的代工生產等半導體後段製程的產業服務體系,但在人才資源均被製造業所囊括的情況下,除了像威盛、凌陽等少數設計公司表現足以令人欣慰外,受限於人才資源以及內需市場的不足,也使得台灣設計業的發展尚未能擠身世界舞台。相反地,大陸不但擁有廣大的需求市場腹地,再加上基礎研究的人才充裕,卻正可彌補台灣在這兩方面的不足之處。

如同下圍棋的思考謀略,雖然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所建立的群聚代工服務優勢,業已掌握了半導體產業製造生產環節上的一「眼」,但對於即將面臨的韓國及新加坡等的代工服務威脅,以及大陸半導體產業、製造業發展潛力的雙重壓力下,台灣更應該堅守並持續厚實「深根固本」策略下的代工服務核心優勢,避免此眼被封死外,亦應該積極思考如何才能結合既有優勢並開創出另一個市場致勝的一「眼」,而此時大陸所擁有的設計人才便成了台灣半導體產業接下來提昇與創新最重要的「活眼」契機。

此處想強調的重點是,從半導體產業的歷史發展來看,產業價值鏈上的專業分工已然成為趨勢,台灣若想在下一波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中不被淘汰,甚至再上高峰,如何取得本身的優勢定位及持續累積核心專長將成重要關鍵。在面對目前台灣半導體產業政策應該是發展設計業還是製造業的兩難抉擇問題上,就現階段台灣的處境來看,除了採取「深根固本」策略,繼續投資並擴大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研發及規模經濟優勢外,「用眾智」積極結合大陸人才及市場需求優勢,以擴大台灣設計業影響力的發展方向,亦將會是台灣製造業未來能否有所出路的重要「活眼」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