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智慧手機還未誕生之前,人們討論的是手機的硬體規格,如相機、喇叭、螢幕等,但自賈伯斯推出iPhone後,已從單純硬體轉變為硬體、軟體及平台的競爭,消費者注重的是APP以及背後的服務。資策會創研所經理劉又齊在今(24)日的「IDEAS Tech研討會」指出,目前的工具機也正步向這樣的發展現況-由硬體轉向軟體、平台及加值服務。
|
資策會創研所今日舉辦「IDEAS Tech研討會」,希望透過智慧化應用策略,協助國內業者及早掌握經營契機,加速產業智慧轉型。 |
隨著感知技術的加入,並且透過背後軟體的資料收集與分析,工具機已逐漸步向智慧化發展。劉又齊表示,透過這些數據的精準分析,不僅能夠提高產線的自動化生產,且能夠讓產量達到極大化,決策者也可依據資料做更精準的決策判斷。而要做到這些資料數據收集與精準分析,除了硬體之外,還必須依賴背後的軟體做支援,才能夠達到最大效益。
然而,劉又齊指出,在這當中,經常會遇到兩大問。其一,是缺乏近端資料擷取共通性標準,讓不同機器的資料在格式轉換上對於後端系統造成龐大的負擔。其二,缺乏共通應用服務資料溝通架構及共同開發與應用環境,使的應用程式開發時,必須付出較高的人力及成本,降低加工廠對於產線自動化的意願。為了解決兩大難題,資策會也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提供SERVBOX,以ICT技術接通機台神經脈絡,解決格式轉換間的不便。
此外,從軟體而延伸出的加值服務,市場龐大,且具有許多商機。舉例來說,台灣為全球工具機出產大國(位居第四),然而比起排名第一的日本來說,台灣在產值上仍有四、五倍的差距。劉又齊指出,這是產業結構上的不同所導致。
劉又齊以日本工具機龍頭大廠MAZAK為例,除了提供高精準度的工具機之外,MAZAK同時也提供了虛擬製造工廠的生產管理方案,透過遠端監控、刀具管理、加工程式比對及生產排成等,讓產能效率達到最佳化。MAZAK積極將製造業轉為服務化,其服務已占總營收的20%。台灣則在系統整合能力及製造服務化的應用能力上,還必須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