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起跑 驅動企業邁向淨零未來 (2025.02.13) 基於現今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已全面啟動,從再生能源普及到智慧電網與儲能技術,能源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包含由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共同舉辦的年度指標性能源與永續產業展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Accelera為bp綠色氫能專案提供100千瓩電解槽系統 (2025.02.13) Cummins公司旗下零排放業務部門Accelera將為bp位於德國林根的綠色氫能專案提供一套100千瓩(MW)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系統。該專案是bp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制氫廠,將採用Accelera先進的HyLYZER PEM電解槽技術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業自動化助攻創新能源 加速氫能應用落地 (2025.02.11) 基於現今新能源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氫豐綠能今(11)日也宣布旗下氫能創新技術,已獲得羅昇企業投資,將結合後者在工業自動化跟能源領域上的深厚經驗,形成強大的互補優勢,擴大在氫能領域布局,並降低企業能源轉型的成本和風險,加速氫能的商業化應用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聯齊攜手儲盈 搶攻日本表後中大型儲能市場 (2025.02.11) 能源物聯網科技公司聯齊科技 (NextDrive) 今宣布與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儲盈科技 (TRUEWIN) 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共同進軍日本表後商用儲能市場。雙方將結合 AI 需量調控技術與高安全性能 UPS 鋰鐵儲能系統,為日本企業打造高效、低碳的表後儲能解決方案,協助客戶降低能源成本、提升能源效率,並加速推進淨零轉型目標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2025.02.10)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2025.02.10) 隨著高密度封裝和熱管理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高效、更可靠的高功率元件應用於各不同產業,推動技術的持續演進。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勝關鍵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表後儲能示範案場台南開工 穩固備援與即時掌控電價 (2025.02.10) 因應台灣工商用電供不應求,用電大戶條款緊追在後,電力如何彈性應用、平衡成本,往往需各大企業精細打算。如聯合再生能源今(10)日宣布「表後儲能」示範案場正式開工,將可儲備4.2MW電量,供應該公司台南廠區彈性時段隨選自用,降低自家產線的用電成本,更親身為工商客戶示範「表後儲能」用電自由、穩固備援等優勢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2025.02.10) 高功率元件將成為實現全球電氣化未來的重要推動力。
產業需共同應對供應鏈挑戰、降低成本並提升技術創新速度。
最終助力實現更高效、更環保的全球能源管理體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與台達開發SiC模組 搶攻高功率電子市場 (2025.02.08) 基於現今電動車為了符合低碳永續趨勢及續航力,兼顧在高壓、高溫下穩定運行,使得具備高功率密度的寬能隙化合物半導體(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WBG),成為該領域深受關注的元件材料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半固態電池更容易量產 被視為全固態電池商業化前的最佳方案 (2025.02.07) 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鋰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續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液態鋰電池面臨著能量密度提升瓶頸和安全隱患等挑戰。而半固態電池憑藉獨特優勢,成為鋰電池領域最令人興奮的突破之一 |
![](/img/forum-session.gif) |
2025.02(第399期)高功率元件 (2025.02.04) 高功率元件在能源效率和永續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廣泛應用於再生能源、電動車、工業自動化和高效能運算等領域。寬能隙材料如SiC和GaN的應用,更推升了元件性能。市場需求擴大與技術創新相輔相成,促使高功率元件在效率、穩定性和成本控制上不斷突破,加上各國政策支持,使其成為推動電氣化未來的核心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SiC技術亮相日本 助攻電動車產業升級 (2025.01.22) 工研院於日本國際電子製造關連展發表車用碳化矽(SiC)解決方案,吸引逾8萬人次參觀,並與車廠及零件商洽談合作。
工研院展示了與台達電共同開發的SiC功率模組,可提升電動車動力效能、延長續航里程並加速充電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荷蘭啟動HyPRO計畫 聚焦綠氫生產技術突破 (2025.01.21) 綠氫被視為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荷蘭Groenvermogen NL計畫斥資8.38億歐元,啟動HyPRO計畫,集結產官學研力量,目標發展突破性的綠氫生產技術。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也積極參與其中,將著重於電解槽效能提升和可變電力供應的整合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英飛凌泰國後段廠動土 目標瞄準電動車、物聯網與工業應用 (2025.01.20) 英飛凌位於曼谷南部北欖府(Samut Prakan)的新後段工廠正式動土,將協助位於東南亞中心區域的泰國建立一個強大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涵蓋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元件和材料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
![](/icon/objclass/news_icon.gif) |
無印良品母公司將興建潔淨能源發電廠 以達成減碳目標 (2025.01.12) 以簡約風格著稱的日本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畫(Ryohin Keikaku)宣布,為達成減排目標,將著手興建潔淨能源發電廠,並考慮發展太陽能發電,以確保潔淨電力來源。良品計畫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旗下所有店鋪都100%使用再生能源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
![](/icon/objclass/article_icon.gif) |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