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5850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Quantifi Photonics探索矽光子技術 市場規模成長可期 (2024.06.11)
面對高速傳輸需求及數據中心流量的提升,互聯網體驗趨向高效便捷,矽光子技術崛起實現了高速傳輸。Quantifi Photonics專注於電信產業上的光、電、或光電結合信號的測試,特別是在高速、高頻寬的光電信號測試,為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非相關系統的研發提供支持
金屬加工產業的數位智造策略 (2024.05.17)
基於近年來國際升息抗通膨、產能過剩環境,不僅加劇台灣工具機產業面臨前有「日本機器賣台灣價」困境、歐系大廠也紛紛轉型擴大軟體及服務比重;以及後有中國大陸追兵
Pure Storage雲端區塊式儲存專為Azure VMware Solution設計 (2024.04.08)
隨著雲端加速普及,企業紛紛希望將所有或部分VMware環境移轉至雲端(其中絕大部分都需要用到區塊式儲存),但相較於企業就地部署的環境,雲端得面對儲存階層管理不一致的挑戰,而且還不能獨立擴充運算和儲存資源來配合資料的成長
IPC引AI、資安盼觸底反彈 (2024.04.08)
2023年台灣IPC產業盡力去庫存、大廠營收普遍不佳。所幸隨著人工智慧(AI)話題興起,促使業者分別投入邊緣AI算力和應用發展,進而打造軟體平台練功、提升OT資安實力,可望能觸底反彈
達梭系統攜手宏達電 納入VIVE Pro 2成為SOLIDWORKS合作夥伴 (2024.04.03)
面對近年來由蘋果公司率先掀起的「空間運算」風暴,也不外乎只是將傳統的VR/AR應用。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的SOLIDWORKS解決方案夥伴專案團隊(SOLIDWORKS Solution Partner Program Team)日前也宣布,將與宏達電(HTC)合作,將其旗艦虛擬實境(VR)設備VIVE Pro 2,正式列為SOLIDWORKS優先推薦給全球客戶的合作產品
IPC的8個趨勢與5個挑戰 (2024.03.26)
IPC的應用場景已經走出過去的框架,不只2B智慧工廠的人機介面(HMI),也出現2C的應用,距離消費者端越來越近。研調報告指出,預計全球邊緣運算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536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1,11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5.7%
研華以多元成長引擎協同共譜 永續高築護城河 (2024.03.07)
全球工業物聯網大廠研華公司日前舉行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劉克振與三位總經理陳清熙、蔡淑妍、張家豪親自主持,並首度由生成式AI人像擔綱開場說明簡報。其中顯示研華2023全年營收雖下滑6%,但獲利能力仍有效維持,全年營業毛利率40.5%、營業利益率18.8%、淨利率16.7%皆創新高
工具機2024年迎風向前 (2024.02.25)
工具機仍在前3大機種中維持負成長,未來還要慎防各國大選後加劇地緣政治衝突。惟若能趁機強化與終端客戶連結,導入「設備即服務(EaaS)」等模式來深化數位轉型,可望化危機為轉機
研華亞太共享服務中心落成 強化區域核心競爭力 (2024.01.25)
為提升亞太地區服務範疇,全球工業物聯網業者研華公司近日正式於馬來西亞檳城設立亞太共享服務中心(Advantech ASEAN Shard Service Center, ASSC),期望在物聯網市場蓬勃發展及人才需求熱點區域,從產學合作、在地服務,到最終實踐產業深根與落地的策略目標,形成完整人才發展生態系
永續意識改變消費慣性 佈局FMCG千億美元綠色商機 (2024.01.09)
凱度發佈全球報告《Who cares? Who does?》邁入第五年,分析FMCG永續消費趨勢。
垂直整合工具機建構智造基礎 (2023.12.28)
回顧2023年美商特斯拉(Tesla)帶頭削價競爭以來,不僅造成自家營收、獲利銳減;更逢美國升息抗通膨政策,只能加入通用、福特等傳統車廠暫緩擴產。
Microchip同步架構解決方案 (2023.12.26)
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分別有兩種網路佈建架構,第一種為傳統型All in one基地台架構模式,其架構是將CU/DU/RU執行在同一個單元上,其好處可以降低網路延遲,訊號處理佳且佈建簡單,缺點就是非傳統電信業者跨入難度高
經濟部科專創新有成 衍生即時AI高擬真偶像、電子票券龍頭 (2023.1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15)日舉辦「ICT Solution Day」,現場展出多達20項研發服務科技的亮點之一,即是以參與未來少女節目選拔的學員藝人雨璇為原型創造的「AI虛擬偶像」,強調該技術可在5min內快速完成3D建模、擬真度較大廠Meta高出2倍;並邀請樂壇知名製作人陳子鴻參與,共同探討影音互動產業未來新型態服務
針對應用對症下藥 Arm架構在車用領域持續亮眼 (2023.10.30)
Arm在車用領域已有超過25年的發展,車用IVI與ADAS市佔率非常亮眼。 2022年開始,Arm將車用業務獨立,全力支持在車用領域產品線研發的進展。 包括NXP、ST等合作夥伴都推出了基於Arm架構的車用解決方案
研華召開IIoT全球夥伴會議 聚焦工業邊緣AIoT、自動化設備方案 (2023.10.27)
研華公司今(26)日以「共創AIoT新世代(Partnering for the Next AIoT)」為主題,舉辦工業物聯網全球夥伴會議(Industrial IoT World Partner Conference),展開為期兩天的系列論壇與新品展示
Microchip新內建硬體安全模組32位元微控制器 維護工業和消費性應用安全 (2023.10.11)
在工業和消費應用設計中,隨著安全威脅的不斷進化和複雜化,設計師必須在開發過程中考慮為產品加入安全功能。為讓設計師能夠輕鬆在其應用中整合安全功能,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國貿局助工具機業赴EMO搶單 展現台灣產業鏈聚落活力 (2023.10.04)
為了協助台灣工具機業者搶單刺激外銷,在今年全球前三大工具機展EMO再度於德國漢諾威舉辦期間,便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委託外貿協會,設立台灣智慧機械形象館
鴻海與Blue Solutions攜手發展兩輪電動車固態電池 (2023.10.03)
根據麥肯錫預估,全球兩輪車市場價值至2029年將達到218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8.7%,主要增長動能將來自電動機車。加拿大固態電池設計製造商Blue Solutions與鴻海科技集團今(3)日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鴻海將攜手旗下芯量科技(SolidEdge Solution)與Blue Solutions針對兩輪電動車市場共同開發打造的固態電池生態系
所羅門布局AI視覺檢測 為智慧製造引路搭橋 (2023.09.27)
3D機器視覺及工業用AI商所羅門公司宣佈,將參加9月28日於陽明交通大學舉行的第23屆「全國AOI論壇與展覽」。現場除了展示所羅門AI應用外,也將首度發表該公司全新「Solvision Edge AI Box」AI視覺檢測推論機,為半導體、電子業、顯示器、傳產、生醫等領域帶來嶄新應用
u-blox Introduces Its First Multi-mode Cellular and Satellite IoT Module with Embedded Positioning (2023.09.12)
u-blox has announced its SARA-S520M10L, a cellular and satellite IoT module with accurate, low-power positioning, and ubiquitous connectivity. The module's communication and tracking capability is ideal for asset tracking, fleet management,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mining, utilities, and smart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4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8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9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