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達GTC獲黃仁勳到場加持 展AI世代電源散熱與智能製造方案 (2025.03.23) 台達近期參與NVIDIA GTC 2025,除了展出AI世代的全方位電源和液冷解決方案,能為搭載NVIDIA技術的AI和HPC資料中心,提升效能並兼具節能;同時結合Omniverse與 Isaac Sim平台,無縫整合虛實產線,為多元的製造應用提升生產力和彈性 |
 |
AI也要去中心化 邊緣AI加速驅動智慧物聯網 (2025.03.18) 當人工智慧從雲端資料中心逐步走向終端裝置,一場「去中心化」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產業面貌。隨著NPU與輕量級AI模型(如TinyML)的技術突破,邊緣AI已成為驅動智慧物聯網的核心動力 |
 |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2025.03.14) 透過整合AI處理器、優化資源分配、壓縮和量化AI模型,MCU能夠在傳統應用與AI功能之間取得平衡,並在邊緣與終端設備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MCU將在更多領域實現智能化,為AI的普及和應用提供強大的支持 |
 |
Anritsu 安立知年度盛會展現 AI 熱潮驅動無線通訊與高速介面技術飛速革新 (2024.12.17) 人工智慧 (AI) 熱潮在 2024 年持續升溫,從雲端資料中心到邊緣裝置的應用不斷擴展,成為推動各種技術標準快速演進的核心力量。乙太網路 (Ethernet)、PCI Express (PCIe) 及 USB,以及 5G/B5G/6G 和 Wi-Fi 6/7 等無線通訊技術,持續在頻寬和傳輸速率上實現升級 |
 |
美光宣布量產第九代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 (2024.07.31) 美光科技宣布,採用第九代(G9) TLC NAND技術的SSD現已開始出貨。美光G9 NAND傳輸速率3.6 GB/s,不論是在個人裝置、邊緣伺服器,或是企業及雲端資料中心,這顆NAND新品均可展現效能,滿足人工智慧及其他運用大量資料的使用情境 |
 |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2024.06.13) 2024年台灣五大行業有近兩成比例,有意願或相關行動導入生成式AI,而AI的不同應用發展,正改變著企業的流程、產品創新、商業模式與生態。本文綜觀AI產業,就不同面向探討產業動態與分析市場供需變化 |
 |
FPGA開啟下一個AI應用創新時代 (2024.05.27) 邊緣應用藉由微型化,加強AI算力,能支持對功耗和熱高要求的應用。
FPGA高度靈活、低功耗、高性能的特性,使其成為AI應用的理想選擇。
根據不同的需求配置,迅速適應新算法,為嵌入式視覺領域提供強大支持 |
 |
英飛凌發布高能效AI 資料中心電源供應單元產品路線圖 (2024.05.24) 人工智慧(AI)的發展推升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並凸顯伺服器對於高效率及可靠的能源供應的重要性。英飛凌科技(Infineon)宣布在AI系統的能源供應領域開啟新篇章,並揭示針對AI資料中心當前和未來能源需求的特定設計電源供應單元(PSU)路線圖 |
 |
Seagate:硬碟三大優勢 將成資料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 (2024.05.18) Seagate 探討 AI 對資料領域帶來的變革性影響,強調硬碟因具備價格、供應和工作負載等三大優勢,在 AI 主導的未來不可或缺。資料增長規模正值歷史新高,推陳出新的 AI 應用凸顯大型資料集的價值 |
 |
Arm: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 推動資料中心工作負載 (2024.04.22) 當前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已經十分驚人:全球每年需要 460 太瓦/時(TWh)的電力,相當於德國全國的用電量。預計在 2030 年前,AI 的崛起將讓這個數值成長 3 倍,超過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總用電量 |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2024.04.18) 人工智慧(AI)擁有超越上個世紀所有顛覆性創新的潛力,在醫療保健、生產力、教育等許多領域為社會帶來的助益,將超乎我們的想像。為了讓這些複雜的AI工作負載得以運作,全球資料中心所需的運算量也將急速成長 |
 |
車載軟體數量劇增 SDV硬體平台方興未艾 (2024.03.26) 汽車產業面臨變革與挑戰,自駕技術需要更多的AI運算支援。
而對於使用體驗的提升,以及電氣化發展的需求也越見明顯。
面對新趨勢,需要全新的開發及解決方案才能跟上創新步伐 |
 |
AIoT擴大物聯網、伺服器與元件需求 打造節能永續雲端資料中心 (2023.11.03) 工研院橫跨兩週的「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持續進行,分別在10月31日上/下午登場的「通訊」、「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場次,則可讓與會者見證因AIoT浪潮不斷推動雲端資料中心演進,將為物聯網、AI伺服器與電子零組件廠商帶來龐大應用商機 |
 |
工研院眺望2024通訊產業發展 關注6G競合與太空永續議題 (2023.10.31) 工研院橫跨兩週的「眺望2024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31)日邁入第六天,針對現今通訊產業正處在驅動數位轉型變革的第一線,包含整合6G、衛星通訊、物聯網、人工智慧(AI)等技術,以及雲端資料中心的不斷演進,都將為通訊系統商、企業或消費者帶來龐大應用商機 |
 |
Arm全面設計借助生態系力量擁抱客製晶片時代 (2023.10.18) Arm 推出 Arm 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此一生態系將致力於順暢的提供採用Neoverse 運算子系統(CSS)的客製化系統單晶片(SoC)。Arm 全面設計結合了包括特殊應用IC (ASIC)設計公司、IP 供應商、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供應商、晶圓廠與韌體開發商等業界領導企業,以加速並簡化 Neoverse CSS 架構系統的開發作業 |
 |
SiTime以全新Epoch平台 擴展高動能電子產品市場 (2023.09.21) SiTime Corporation推出專為解決電子產品中最複雜計時問題而設計的 SiTime Epoch Platform,徹底顛覆百年傳統的石英技術。SiTime Epoch Platform 是以 MEMS 為基礎的恆溫振盪器(OCXO),為資料中心和網路基礎設備提供超穩定(ultra-stable)的時鐘 |
 |
Palo Alto Networks投資本地雲端基礎設施 強化在台佈局 (2023.09.12) Palo Alto Networks宣布持續深耕台灣,在台佈署雲端基礎設施,同時正式啟動Cortex台灣雲端資料中心。此次投資除了用行動證明Palo Alto Networks對台灣市場的重視,讓更多產品線完整落地台灣,也要讓台灣客戶使用到最完整、最頂尖的資訊安全功能,同時滿足資料存放於境內的需求 |
 |
BMW集團與AWS合作 賦能下世代自動駕駛平台 (2023.09.06) Amazon Web Services(AWS)宣布,BMW集團正式選擇AWS作為自動駕駛平台的首選雲端服務供應商。BMW集團將借助AWS的技術開發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ADAS),為將於2025年推出的下世代車型「Neue Klasse」帶來更多創新功能 |
 |
宜鼎首款PCIe 4.0規格nanoSSD賦能5G、車載與航太應用 (2023.08.31) 因應AI邊緣運算的高速運算需求,宜鼎國際(Innodisk)推出全新微型「nanoSSD PCIe 4TE3」產品系列。4TE3是宜鼎旗下首款支援PCIe傳輸規格的BGA SSD,回應邊緣AI(Edge AI)設備微型化趨勢,在極小尺寸內提供高達1TB的容量與PCIe 4.0 x4的高傳輸速度 |
 |
中華精測全新112Gbps PAM4探針卡 迎向5G+AI時代 (2023.07.28) 根據全球半導體權威研究機構WSTS預估,2023年度全球半導體產值約5,510億美元,將較去年下滑約4.1%。但隨著Chat GPT今年掀起一波AI及HPC應用熱潮,預料明年可望恢復成長動能、2023年至202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7%,半導體產業長期呈現正成長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