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機器人
科技
典故
從演化到多元整合──淺介Bus規格標準的變遷

一個想要滿足於不同市場需求的通用型Bus標準界面,能否在不斷升級傳輸速度及加大頻寬之外,達到速度、容量、品質等多元整合、提升效能為一體的願望?
u-blox推出L1和L5 GNSS訊號時序方案 提供奈秒級精準度 (2021.04.22)
隨著衛星星系在L5頻段上的傳輸訊號接近完成,L1/L5訊號的組合也成為一種可行選項,以與現有基於L1和L2訊號的產品組合互補。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與服務商u-blox日前就宣佈推出首款多頻、高精準度時序解決方案,可同步支援L1和L5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
緯創攜手羅東博愛醫院發展智慧輔具 共創復健醫療新模式 (2021.04.13)
緯創醫學科技與羅東博愛醫院共同合作,攜手推展各項機器人產學研究與臨床應用軟硬體開發。在智慧輔具設備方面,緯創醫學以高科技的外骨骼、電動輪椅及輔助設備等產品,成為跨領域、多面向之復能標竿
凌群智慧機器人Ayuda 投入日本市政廳導覽服務 (2021.04.06)
凌群自行研發之智慧型服務機器人Ayuda繼獲2021年「台灣精品獎銀質獎」肯定後,並與系統整合輸出辦公室(SIPA)合作,擔任工業局系統整合旗艦隊,行銷日本有成。與日本合作夥伴CIJ共同努力下,Ayuda將於2021年4月正式進駐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政廳為市民提供導覽服務
機器才是5G時代的主角 (2021.03.29)
到目前為止,智慧手機用戶似乎對5G並不十分感興趣。但另一方面,一些工廠、辦公大樓、遠端辦公室等,卻高度關注該技術的現況與應用發展。
OnRobot全新電磁夾爪MG10適用於製造、汽車與航空產業 (2021.03.12)
開箱即用的開創性全新解決方案,內建抓握和零件感測器並具備力道編程功能 製造業、汽車業與航空業的物料管理、裝配和機械維護等應用,在產線方面必須精準控制,維持一定的高品質
次世代工具機的發展動向與市場趨勢 (2021.03.08)
隨著出生率和人口老齡化的下降,製造業中熟練老師傅的人數正在減少,也推動了工具機產業加速技術發展以及自動化...
強化人才培育 ADI攜手產學夥伴推出軟體工程專案 (2021.02.26)
亞德諾半導體(Analog Devices, Inc.;ADI)宣布與利默里克大學 (University of Limerick, UL)以及包括經濟基礎設施技術領導者Stripe在內的知名企業合作,推出名為「沉浸式軟體工程」(ISE)的全球領先電腦科學專案
新的視覺技術如何轉變機器人產業 (2021.02.03)
視覺技術擁有可以轉變整個機器人市場的潛能。視的力量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更靈活,並且能夠處理更複雜的工作。在這次的網路研討會中,我們將帶您認識視覺引導機器人的應用可能性,例如物料搬運、物流、流程/品質控管等典型的視覺工作,以及其適用的2D與3D視覺技術
[CES 2021]工研院多元創新研發技術吸引多國業者跨國洽詢 (2021.01.19)
國際性消費電子展(CES)展示的新產品及技術動向如同產業未來發展及市場動態指標,深受各界矚目,CES 2021適逢疫情期間,工研院創新研發科技首度線上展覽呈現,超過50家國際產、學、研單位與工研院舉辦超過130場的線上商機洽談
AMR業者與工研院成立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 共推技術標準 (2021.01.07)
啟動自主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產業新未來,工研院今日(1/7)與中強光電、友上科技、台達電子、宇集創新、東佑達自動化、凌華科技、法博智能、先構技研等8家廠商聯手,宣布成立「自主移動機器人聯盟(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lliance, AMRA)」
長庚機器人手術訓練中心啟用 提升手到眼到實訓體驗 (2020.12.06)
為了優化手術流程,有效提升手術品質,長庚醫院今年6月與美國直覺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成立機器人手術訓練中心。長庚機器人手術訓練中心於5日揭牌啟用
運用工業乙太網路加速轉移至工業4.0 (2020.12.01)
現今各種自主運算系統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並對資料進行通訊、分析、解讀,以協助人員在工廠的其他領域做出明智決策與行動。
【獨賣價值】原見精機 — 開創台灣機器人感知產業 (2020.10.25)
「機器人感知整合技術」,或許可能是下一個台灣原生的產業,是專門提供機器人的感知解決方案,使其具備觸覺、視覺等感知能力的產業。而原見精機正是那隻領著頭的羊
開創台灣機器人感知產業 (2020.10.19)
「機器人感知整合技術」,或許可能是下一個台灣原生的產業,是專門提供機器人的感知解決方案,使其具備觸覺、視覺等感知能力的產業。而原見精機正是那隻領著頭的羊
中科攜手友達與中興大學 開發遠距操控的AI智慧災防機器人 (2020.09.26)
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日前展示「AI智慧災防機器人」,這部災防機器人是第一案以科學園區高科技廠房場域情境需求所開發的整合應用成品原型,具備遠程遙控、八方位雷達感應避障、有害氣體偵測及智慧視覺辨識火源偵測等功能
在高速運動控制要求下 CPU與FPGA的分工合作 (2020.09.16)
透過CPU、FPGA與其他機構的搭配可以減輕PLC程式的負擔,另一方面, CPU具有高速計算能力適用於控制伺服馬達。
BCM將高壓電池轉化至SELV系統 (2020.09.15)
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源架構以混合電壓儲存並分配電源,以便為各種感測、控制、安全及資訊娛樂子系統供電。這為電源儲存和供電網路帶來了一個成本、空間及重量挑戰
UL 3300評估大綱:強化消費、服務和教育型機器人安全性 (2020.09.07)
安全科學公司UL針對服務、通訊、資訊、教育和娛樂等類型的機器人(SCIEE型機器人),發布UL 3300評估大綱。該文件闡述了評估機器人的操作性安全要求,其中評估重點以多向機動性、防火與防電擊、機械手臂、操作者類別和使用環境為主
以科技力量提升效率 巡檢工作走向智慧化 (2020.08.27)
過去的巡檢方式主要是透過人力,透過科技的力量,無論是人工或機器人作業,智慧化都可讓此工作的效率更佳。
多軸運動控制用的伺服馬達技術進展 (2020.08.26)
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所需的多軸運動控制應用,本文描述如何利用技術特性來提升多軸作動能力、降低總擁有成本,為伺服馬達下一步努力的目標與趨勢。

  十大熱門新聞
1 工研院參展CES 2024落幕 AI、機器人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2 「機器人智動系統優質獎ARSI」出爐 上銀科技獲雙大獎
3 東京威力科創機器人大賽冠軍獲邀赴日參訪
4 慧榮科技贊助2023亞洲VEX Signature機器人賽事
5 芝程科技為新世代機器人智慧感知升級
6 崑大機器人系培育未來智慧製造人才 獲全國技能競賽南區佳績
7 AI智慧型消毒機器人打造健康永續工作環境 助企業實踐ESG
8 ABB投資2.8億美元建設瑞典機器人中心 擴大歐洲製造版圖
9 工研院前進CES 2024 聚焦AI、機器人、顯示器
10 TI:機器人走出工廠 幫助人類推動世界更美好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