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半導體
科技
典故
制定無線傳輸規範的組織 - ITU

ITU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無線傳輸設施的相關規範,例如手機、飛航通訊、航海通訊、衛星通訊系統、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等無線傳輸設施,
LPWA應用升溫 NB-IoT大步邁向商業化 (2019.04.12)
隨著LPWA需求大幅成長,將為NB-IoT帶來更大的應用商機。NB-IoT技術具廣覆蓋、低成本、低功耗之優勢,可應用於創新領域。
選擇不同心跳率偵測技術的工程師指南 (2019.04.12)
可穿戴設備適用於健身、保健和醫療等應用,本文探討用於偵測人心跳率的技術以及需要克服的一些技術挑戰。
保持好奇心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9.04.11)
專訪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
IO-Link和SIO模式收發器推動感測器領域工業4.0革命 (2019.04.03)
「工業4.0」的基本原則是透過連接機器、工具和控制系統,在整個價值鏈上下游之間構建自動互控的智慧網路。經由整合通訊、感測器和機器人技術構建物聯網,工業4.0概念可提升工業製造的智慧化水平
使用因應軟體發展之vRealize Automation REST API部署虛擬機器 (2019.04.02)
使用vRA REST API部署藍圖,獲取部署狀態或銷毀藍圖可大幅縮短軟體發展過程的時間。
以現代雲端為導向的應用時代,AlgoBuilder將變得更智慧 (2019.04.02)
本文介紹圖形介面設計應用軟體ST AlgoBuilder,該軟體可以快速產出STM32微控制器和MEMS感測器的應用原型,讓使用者可以設計感測器的相關應用,
Ultra-Fine Pitch高速多晶粒測試介面 將成10奈米以下晶圓最佳測試方案 (2019.03.22)
隨著終端電子產品高效能及低功耗訴求,採用先進製程技術之產品日益增多,當製程技術演進至10奈米以下,相對地為IC良率把關之晶圓測試介面更顯重要,檢測技術也需隨之提升
閘道:保護連接汽車和解鎖功能的關鍵 (2019.03.22)
閘道是一個中心樞紐,可在異構車輛網路上安全、可靠地互連和處理資料;閘道對於實現自動駕駛至關重要,這需要跨功能域ECU的安全連線和高頻寬通訊。
600V超接合面MOSFET PrestoMOS系列具有快速反向恢復時間 (2019.03.21)
在全球的功率需求中,近50%用於馬達驅動,隨著生活家電在新興國家的普及,馬達驅動帶來的功率消耗量預計會逐年增加。
ToF技術當紅 英飛凌推出第四代影像感測晶片 (2019.03.14)
ToF(Time of Flight)是一種飛時測距技術,這是利用LED或雷射來發射出紅外光,照射到物體表面反射回來。由於光速已知,因此可以利用一個紅外光影像感測器量測物體不同深度的位置反射回來的時間,再透過簡單的數學公式,就可以計算出物體不同位置的深度圖
電動客車方興未艾 輕型商旅客車將成下一步爭奪焦點 (2019.03.13)
隨著汽車不斷普及,石油大量消耗,大氣微顆粒懸浮物(PM2.5)的污染問題已經從區域性個案,逐步擴展為區域性、全國性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除了汽機車車輛密度龐大的台灣都會區之外,目前中國交通領域的大量機動車輛污染排放物,已經成為中國環境治理與空污處理的重大難題
WD推NVMe SSD新架構 提供高速低耗電玩家體驗 (2019.03.12)
電腦與繪圖技術的進步將遊戲推向更高境界。為了達到最佳的沉浸式體驗與最快的回應速度,玩家必須克服許多挑戰,包括提升效能與儲存大型檔案,有些遊戲檔案大小甚至超過100GB
微型感測器使車輛變得更加智慧 (2019.03.12)
最近這些機械元件已經小型化,以滿足當下汽車應用需求。
探索腦波與心電感測 神念科技甘做先驅探索市場 (2019.03.11)
致力於腦機介面與心電感測開發的神念科技,早在10年前就看好這塊大餅,雖成功打響在玩具穿戴裝置的市場,不過「先驅者」的角色,也讓他們更深刻體悟在「對的時間」開發應用有多重要
智慧物聯商機無限 宇瞻致力智慧加值及服務創新 (2019.03.08)
智慧物聯的商機無限,這也是許多廠商正積極策略進軍的應用領域。面對這樣的趨勢,宇瞻科技也以三大品牌核心價值:說到做到、堅持更好、夥伴共進,並以智慧加值及服務創新為目標,將積極布建智慧整合平台,打造客製化創新服務,為客戶累積決戰物聯網的強力動能
後智慧手機年代:每個人都是工程師 (2019.03.08)
智慧手機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一些不可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也將不會再回頭。然而,智慧手機本身絕不是一個最佳的裝置,它可能會被拆解成許多不同的部分。
打造AI視覺檢測平台 GPU選擇須兼顧5大重點 (2019.03.08)
製程檢測平台的GPU不僅必須考量效能,穩定性、彈性、延伸性與成本也都是必要因素,在系統設計初期這些因素就必須被同步納入,方能打造出最適於產線的視覺檢測平台
動搖全球IC供應鏈的中國半導體自造之路 (2019.03.08)
為降低進口需求,中國在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半導體產業為其中重點發展項目之一,誓言到2025年,中國的晶片自製率將達到70%。
毫米波應用無遠弗屆 TI推60GHz工業感測器滿足自動化應用 (2019.03.06)
毫米波是一項可用於檢測物體並提供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資訊的傳感技術。這是一項非接觸式技術,工作頻譜範圍為30GHz至300GHz。由於該技術使用較小的波長,因此可以提供亞毫米的距離精度
電子垃圾的回收關鍵:主機板的剝金技術與回收策略 (2019.03.04)
把廢電子分拆成幾個部分,其中最具價值的部分是主機板、散熱元件、硬碟與其他的貴金屬含量最高。若要取得最高的回收效益。第一步,就是要避免使用焚燒的手段。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2024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達4.29兆新台幣 成長13.7%
2 意法半導體第二季淨營收達43.3億美元 汽車和工業貢獻功不可沒
3 聯發科展示前瞻共封裝光學ASIC設計平台 為次世代AI與高速運算奠基
4 Seagate以熱輔助磁記錄技術 實現30TB硬碟並已開始量產
5 ST為TouchGFX圖形介面設計軟體 增加無失真影像壓縮和資訊共用功能
6 Cirrus Logic音訊轉換器協助音訊產品製造商整合並客製產品
7 ST公布2023年第四季和全年財報 淨營收達172.9億美元
8 意法半導體碳化矽協助理想汽車加速進軍高壓純電動車市場
9 TI:以Cortex-M0+ MCU將通用處理、感測和控制最佳化
10 英飛凌與英飛源合作 拓展新能源汽車充電市場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