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穿戴「運動」風潮正夯
應用才是王道

【作者: 姚嘉洋】   2016年10月03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19167】


就目前的穿戴式應用來說,還是以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為大宗的應用類別,像蘋果、三星、華為、華碩、Garmin與EPSON等,都有投入。就功能類別上,可以很明顯看到,像是計步、睡眠或是基本的運動狀態的偵測都已經是基本的必備功能,而我們也能看到,像是中高階的功能,如心率、導航與血氧濃度等,也成了高階智慧手錶的重要功能之一。


穿戴裝置發展仍然可期 初期需從應用面切入

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穿戴裝置分析師蔡卓卲表示,不論是智慧手錶或是手環,大致上都具備了睡眠偵測與計步這類的基本功能,其主要的原因在於在硬體規格上,都有內建了以MEMS(微機電系統)為基礎的六軸動作感測器,再搭配對應的演算法,就能形成上述的功能。就硬體成本來說,隨著技術不斷演進,六軸動作感測器的購置成本已經相當的低,演算法方面,只要產品的出貨量夠大,就有辦法平均分攤,所以在智慧手錶與手環的市場有這樣的現象,其實並不意外。



圖1 : 除了投影機與機器手臂外,EPSON在穿戴式裝置方面也有一系列的產品線,只有這類大型科技公司,在推動穿戴式裝置上,較沒有經營的壓力存在。(攝影:姚嘉洋)
圖1 : 除了投影機與機器手臂外,EPSON在穿戴式裝置方面也有一系列的產品線,只有這類大型科技公司,在推動穿戴式裝置上,較沒有經營的壓力存在。(攝影:姚嘉洋)

在一兩年前,智慧手錶與智慧手環的話題相當火紅,許多廠商爭相進入這個戰場,但到了現在,市場並沒有明顯的起色,蔡卓邵分析,就硬體成本來說,品牌業者能從智慧手錶或是手環得到的利潤相當有限,更遑論代工業者。其次,大多的品牌業者在市場策略上,大多強調硬體規格,而非從功能應用出發,對於消費者來說,如何切中其需求,才是能否勝出的關鍵。


蔡卓邵觀察,檯面上主要的穿戴式裝置業者,其穿戴式產品都不是業者的主力產品,像是蘋果、三星或是華為等,都是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穿戴式產品則是與自家產品互相搭配,以形成更多不同的應用。而智慧手環大廠Fitbit就完全是以手環為主,但如同前面所提,由於利潤不高,所以在行銷或是媒體操作的力道上,就相對有限。不過Fitbit本身在市場策略上,其訴求切中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在智慧手環領域就成了領導品牌之一。


蔡卓邵認為,穿戴式應用進入到一般消費大眾市場,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所起色,在消費者普遍不是都很買單的情況下,連帶地影響Apps(應用程式)開發者在穿戴式產品開發對應軟體的意願,進而產生惡性循環。短期來看,手錶或是手環類的產品還是要從應用端切入,像是專業運動搭配教練的配套服務,以切入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形成良性的商業模式。像是Garmin推出專屬的高爾夫類型的手錶,或是在中國市場已經有健身中心推出專屬手環跟專業教練的配套服務,都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蔡卓邵也強調,長期來看,我們在路上漸漸可以看到,智慧手環與智慧手錶的能見度愈來愈高,這表示某程度上,一定是有些功能切中了部份消費者的需求。訴求「便利性」就是很好的切入點,像是如何協助消費者在消費上更為便利,或是回到家就能馬上開門,這就會是智慧手環與手錶未來成長的重要利基。


專精單一應用 關鍵在切中使用需求

扣除三星與蘋果這類給普羅大眾所使用的智慧手錶業者外,如同蔡卓邵所言,市場有另一派業者專攻有其「使用需求」的市場,運動,便是十分常見的領域。


談到Garmin在穿戴式應用的發展,依據不同運動類別,各自推出不同的產品系列。Garmin亞太區資深行銷經理林孟垣舉例,像是跑錶,Garmin就已經耕耘了十三年的時間,高爾夫錶則有七年,腳踏車專用錶款則有十年。他更透露,事實上,Garmin在國外還有推出航空與航海相關的錶款,畢竟Garmin在航空與航海市場有相當高的能見度,所以推出穿戴式應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舉例來說,航海錶就有辦法控制帆船的風帆方向,或是航上的影音設備。所以,Garmin能憑藉過去在航太航海所累積的技術基礎,進一步往運動專用的錶款市場發展,就技術上,各個部門是能夠無縫接軌與使用的,換言之,Garmin的錶款,大體上都繼承了在航海與航太相關的核心技術。



圖2 : Garmin亞太區資深行銷經理林孟垣(攝影:姚嘉洋)
圖2 : Garmin亞太區資深行銷經理林孟垣(攝影:姚嘉洋)

圖3 : 沿襲了過去在航空所累積的基礎,Garmin也推出了航空人士專用的錶款。(Source:Garmin)
圖3 : 沿襲了過去在航空所累積的基礎,Garmin也推出了航空人士專用的錶款。(Source:Garmin)

林孟垣說,將Garmin視為穿戴式產品的業者之一,就定位上,在某一程度上,其實有些偏頗。就Garmin的角度而言,Garmin所提供的產品線,皆以「應用」導向為主,穿戴式產品其實僅是應用的「其中一環」罷了。以腳踏車為例,除了手錶之外,Garmin也推出了腳踏車其他的配件,像是雷達可以測得後方車友的狀況與位置或是安裝在踏板的感測器,能夠了解在騎乘時的轉速,以了解你在騎乘時的施力是否有效率,讓你能夠進一步調整你在騎車的狀態。



圖4 : 從應用面切入,不光是只有穿戴式產品需要切入,還必須從環境面向看起,進一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此為Garmin針對腳踏車消費者推出的雷達感測器,可以跟穿戴式產品進行連線。(攝影:姚嘉洋)
圖4 : 從應用面切入,不光是只有穿戴式產品需要切入,還必須從環境面向看起,進一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此為Garmin針對腳踏車消費者推出的雷達感測器,可以跟穿戴式產品進行連線。(攝影:姚嘉洋)

EPSON影像科技事業部產品行銷主任張慈薇也談到,EPSON的作法,也是從專業運動領域切入,像是此次里約奧運馬拉松選手何盡平就有使用EPSON的跑錶,此外,由於馬拉松的運動時間相當長,功耗表現自然便十分重要,最怕的,賽事沒有完成就電力耗盡,這對於選手是一大損失。


軟硬皆為關鍵 穿戴裝置業者各擅勝場

林孟垣表示,Garmin在創業之初,便是看準美國軍方會將GPS開放給民間使用,預料將帶來不少商機,基於這樣的理由,便開始從晶片與軟體的研發,來打造出合適的系統讓民間使用。再者,Garmin過去每年所投入的研發佔總營收的比重為12%,而隨著硬體元件已經逐漸標準化,Garmin在整體研發上,開始偏重以軟體為主,比例高達六成,因此,在穿戴式相關的演算法自然也投入了不少心力。


同樣投入演算法的,也不止Garmin一家,若單看心率感測,EPSON影像科技事業部產業應用處應用工程主任陳家漢談到,與其他對手產品策略不同的是,EPSON是採取雙心率感測器的作法,來提升心率感測的精準度,其中一個感測器負責收集資訊,另一個則負責過濾雜訊,之後再讓兩個感測器進行交叉比對,就能獲得較為精準的資訊。陳家漢進一步解釋,市面上有穿戴式產品採用三個LED燈光源,來提升其準確率,但有實務上,還是會吸收其他的環境光源進來,這方面的雜訊要如何處理就不得而知。


張慈薇表示,EPSON過去本來就是開發高準度的石英元件起家,其元件產品也提供日系錶廠SEIKO所使用,因此在穿戴式產品就累積了不少的經驗。所以精準度一直是EPSON十分在意的重點。以睡眠品質這項功能而言,EPSON的作法是採取心率與動作這兩項感測器同時擷取生理資訊,以進一步看到使用者的深淺眠與醒來的狀況。



圖5 : EPSON影像科技事業部產品行銷主任張慈薇(攝影:姚嘉洋)
圖5 : EPSON影像科技事業部產品行銷主任張慈薇(攝影:姚嘉洋)

張慈薇進一步指出,EPSON的產品在心率感測上與心跳帶相較,其準確度高達99%。EPSON之所以會如此看重心率準確性,理由在於穿戴式產品的諸多資訊的揭露,像是卡路里計算、睡眠與運動狀況的偵測等,皆與心率資料脫不了關係。當然,若是以手環應用來說,大多僅採用單一心率感測器,訴求簡易使用,就目標市場而言,就與專業運動員的需求有所不同。張慈薇透露,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說,不光是只有運動當下的數據必須偵測,一般日常生活的生理資訊,運動員也必須精準掌握,才能在比賽前進行調整。


深化應用層面 仍需擴大合作廣度

雖然說,從應用面切入是穿戴式裝置發展的首要訴求,但裝置供應商要思考的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合作面向來提供能見度,這會是業者們必須要布局的下一步棋。

然而,我們也知道,穿戴式裝置本身就可以收集到使用者的生理資訊,透過資料的收集,送到後端的系統服務業者的手上,透過巨量資料的分析,就有機會產生新的商業機會或是服務模式等。


林孟垣表示,Garmin所涵蓋的主動使用者族群就高達2000萬名,自然也累積了非常龐大的資料量,不過,這2000萬名使用者,來自不同的使用族群,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社群網絡。面對這樣的社群浪潮,Garmin採取開放的態度,打造自有的API(應用程式介面)以收費方式的作法讓不同的社群網絡或是App業者所使用。林孟垣進一步談到,Garmin自2015年年初,便著手開發自有的作業系統,以GARMIN CONNECT IQ為基礎,與第三方的App業者能有更多合作,甚至也舉辦了開發者大會,嘗試串連更多的合作伙伴。據了,截至今年七月為止,Garmin已經累積了近七百位的開發者,共開發了兩千多個App,總共創造了一千三百萬次的下載量。


張慈薇也呼應了林孟垣的說法,EPSON同樣也從專業領域切入,像是與國內的健身房或是國泰醫院的健康檢查,都是透過軟硬整合的實際案例。日前雀巢公司發起的一項活動,邀集使用者參與健康管理的活動,由EPSON的手錶,搭配App軟體Cofit來偵測使用者的生理數據,再由營養管理師給予建議,打造健康生活。



圖6 : 從需求面切入,即便功能不多,也能廣受市場歡迎,EPSON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的聯名錶款,在台灣受到廣大的粉絲青睞。
圖6 : 從需求面切入,即便功能不多,也能廣受市場歡迎,EPSON與Hello Kitty合作,推出的聯名錶款,在台灣受到廣大的粉絲青睞。

**刊頭圖片(Source:d24wuq6o951i2g.cloudfront.net)


相關文章
揮別製程物理極限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創新與機遇
AI運算方興未艾 3D DRAM技術成性能瓶頸
高級時尚的穿戴式設備
一美元的TinyML感測器開發板
用科技滅火:前線急救人員的生命徵象與環境監測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三星發表ALoP相機技術 讓夜拍更清晰、手機更輕薄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91.178.1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