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4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英特爾出最新量子研究晶片 擁有12個量子位元 (2023.06.20)
英特爾宣布推出最新的量子研究晶片Tunnel Falls,這是一款擁有12個量子位元的矽晶片,並將該晶片提供給量子研究社群使用。此外,英特爾與國家級量子資訊科學(QIS)研究中心、位於美國馬里蘭大學量子位元合作實驗室(LQC)的物理科學實驗室(LPS)進行合作,促進量子運算研究
Mitacs與鴻海研究院合作 啟動加拿大量子前瞻研究計畫 (2022.11.24)
致力於促進加拿大創新的非營利組織 Mitacs(Mathema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lex Systems)與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所屬的鴻海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於加拿大進行量子前瞻技術研究
NVIDIA推出量子與經典混合運算平台 協助擴大量子研發規模 (2022.07.13)
NVIDIA(輝達)今日宣布推出統一運算平台,以加速在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健康、金融及其他領域的量子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NVIDIA量子最佳化元件架構(Quantum Optimized Device Architecture;QODA)旨在打造精簡的量子與經典程式編寫模型,使人們能更輕鬆使用量子運算
AWS宣佈成立量子網路中心 邁向量子運算新里程 (2022.07.07)
AWS宣佈成立AWS量子網路中心(Amazon Center for Quantum Networking,CQN),致力於解決量子運算在基礎科學和工程方面的挑戰,並為量子網路開發新的硬體、軟體和應用。AWS量子網路中心為AWS在量子運算領域豎立一個嶄新的里程碑,並將以量子運算中心和AWS量子解決方案實驗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量子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
台澳量子論壇:探索未來量子電腦新藍海 (2020.07.06)
澳洲為全球量子技術的領先國家,持續著超過二十多年量子研究和頂尖專業。同時,台灣擁有全球公認的頂尖半導體技術,專攻於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台澳量子論壇推動跨國合作 「台澳量子論壇」於6月30日舉辦
淺談量子位元與量子電路 (2020.06.18)
愛美科正努力透過基於半導體與超導體的量子位元,以及能夠適應低溫的客製電路設計,讓量子運算技術得以實現。
看好量子電腦 澳洲預估營收2024年將達28億美元 (2020.05.25)
光電協進會(PIDA)今日指出,澳洲聯邦科學暨工業研究院(CSIRO)正積極推動量子電腦發展,認為其對澳洲能夠帶來可觀的營收,到2024年達28億美元的規模,16,000個工作機會。CSIRO透過這次公開訊息積極宣傳量子電腦是澳洲有潛力的發展技術,國家需要把握機會全力協力發展
英特爾與QuTech公布首款低溫量子運算控制晶片Horse Ridge (2020.02.20)
英特爾實驗室(Intel Labs)與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以及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TNO)所共同成立的研究機構QuTech合作,於舊金山舉行的2020年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概述了其新型低溫量子控制晶片Horse Ridge的關鍵技術特性
科技部三大理念推動有成 群聚力量人才起飛 (2020.01.20)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自106年上任至今共二年十一個月,期間始終秉持「持續打底基礎研究,創造科技新價值」、「深耕創新創業,啟動摩爾定律思考」及「以科學人才奠基,連結未來世界」三大理念,來推動各項重大政策
澳洲雪梨大學物理實驗室採用安捷倫示波器 (2010.08.02)
安捷倫科技(Agilent)於日前宣佈,澳洲雪梨大學已決定為其物理實驗室,添購安捷倫高價值的Agilent DSO1002A示波器。該大學的物理學院,主要著重於量子科學研究。 當安捷倫剛推出旗下新系列的儀器時,雪梨大學物理學院正想升級他們現有的一批示波器
Atmel為消費電子開發多媒體HMI控制器 (2008.07.21)
Atmel(愛特梅爾)宣佈推出觸摸控制器IC產品AT42QT2160,在單一元件中結合了觸摸按鍵和觸摸滑動功能。AT42QT2160能夠控制多達16個單獨的觸摸按鍵,以及由2至8個觸摸按鍵通道構成的滑塊
Atmel推出用於滑塊和按鍵之觸摸控制器 (2008.07.09)
愛特梅爾公司(Atmel Corporation)宣佈推出觸摸控制器IC 產品AT42QT2160,在單個器件中結合了觸摸按鍵和觸摸滑動功能。AT42QT2160能夠控制多達16個單獨的觸摸按鍵,以及由2至8個觸摸按鍵通道構成的滑塊
欣宏 (2006.06.30)
電容式觸控螢幕可攜式設備手寫輸入技術 (2006.01.25)
對於成本敏感的消費性應用,尤其是使用小型觸控螢幕的可攜式設備,電阻式觸控螢幕仍占主流地位。不過,目前觸控螢幕的市場出現劇烈變化。在今後的兩年中,內表面電容式感測技術可能侵蝕電阻式觸控螢幕的市場,並且在今後5~10年中成為市場主流


  十大熱門新聞
1 Littelfuse單芯超級電容器保護積體電路用於增強型備用電源解決方案
2 Western Digital全新極速8TB桌上型SSD 釋放數位創作無限可能
3 LitePoint攜手三星電子進展 FiRa 2.0新版安全測距測試用例
4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5 Nordic Semiconductor全面推出nRF Cloud設備管理服務
6 意法半導體新款高壓側開關整合智慧多功能 提供系統設計高彈性
7 安提國際MegaEdge系列新品為邊緣AI推論與電腦視覺應用賦能
8 長陽生醫推出Miicraft光固化3D列印機 協助牙科提升醫療能量
9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10 中美萬泰新一代無風扇熱插拔電池醫療級觸控電腦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