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78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艾邁斯歐司朗高功率植物照明LED 大幅提升輸出功率並節約成本 (2024.05.29)
艾邁斯歐司朗(AMS)宣佈,節能LED解決方案是溫室降低能耗的關鍵手段。從傳統照明升級到LED照明投資回報豐厚,既顯著提升能效,又能大幅節約成本。搭載最先進晶片技術的全新高功率LED產品OSCONIQ P3737,深紅光(Hyper Red)整體電光轉換效率高達83.2%,品質長久耐用
以AI彰顯儲能價值 提供台灣能源轉型穩定力量 (2024.05.29)
台灣儲能需求主要源於能源轉型趨勢,以及對於電力穩定的考量。 目前,電化學儲能系統,特別是鋰電池,是台灣最常見的儲能系統。 家用儲能也可提升用戶綠能比例,並且增進電力系統的穩定度和可靠度
英飛凌發布高能效AI 資料中心電源供應單元產品路線圖 (2024.05.24)
人工智慧(AI)的發展推升全球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並凸顯伺服器對於高效率及可靠的能源供應的重要性。英飛凌科技(Infineon)宣布在AI系統的能源供應領域開啟新篇章,並揭示針對AI資料中心當前和未來能源需求的特定設計電源供應單元(PSU)路線圖
工研院整合釩液流電池關鍵大廠 催生在地化儲能供應鏈 (2024.05.17)
基於現今台灣不穩定的再生能源占比逐漸提高與經濟發展需求,儲能系統成為重要關鍵,擁有長達數十年的使用壽命、安全性極高的釩液流電池則是儲能新選擇。工研院近日也攜手虹京金屬、新中能源科技、神盾能源3家大廠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將同時整合儲能關鍵零組件、系統整合及能源監控業者,打造在地化釩液流電池儲能供應鏈
智慧充電樁百花齊放 (2024.04.29)
電動車產業在經歷疫情與全球競逐淨零碳排目標下已逐漸成熟,包含充電樁等客製化、模組化終端產品甚至由下而上,驅動製造業加速轉型升級。
運用能量產率模型 突破太陽能預測極限 (2024.04.17)
能量產率模型(Energy Yield Model)由歐洲綠能研究組織EnergyVille成員—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和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UHasselt)所開發,該模型利用由下而上設計方法,精準巧妙地結合太陽能板的光學、溫度及電氣動力學,正在為太陽能預測帶來全新氣象
台達一體式直流充電樁UFC 500亮相 助充電營運商領跑市場 (2024.04.16)
台達今(16)日宣布一體式超快直流充電樁UFC 500搭載新一代碳化矽(SiC)晶片,是一款專為重型電動貨卡、電動巴士,以及城際交通幹道等快充需求所開發的產品。將於EMEA(歐洲、中東、非洲區)市場正式上市,並在4月22~26日舉行的德國Hannover Messe率先亮相,為充電市場樹立新標竿
英飛凌榮獲群光電能頒發「氮化鎵策略合作夥伴獎」 (2024.04.15)
群光電能(Chicony Power;簡稱群電)宣布其年度合作夥伴英飛凌科技(Infineon)脫穎而出,榮獲2023年度「氮化鎵策略合作夥伴獎」。英飛凌憑藉其運用於筆電、電競、伺服器與儲存設備等資通訊(ICT)應用的氮化鎵(GaN)電源供應器解決方案
晶電獲TOSIA AWARD三大獎 巨量轉移技術贏得創新優勝 (2024.03.22)
富采旗下晶元光電技,近日榮獲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所舉辦「TOSIA  AWARD」三大獎項,以「SWIR LED產品」勇奪傑出產品獎特優殊榮,「高功率藍光雷射晶粒」與「Micro LED波長高一致性及適合巨量轉移型態的精密技術」則分別獲得產品獎與創新技術獎優勝
肯微推出5,250W高瓦數,鈦金級伺服器電源供應器 (2024.02.27)
肯微科技(Compuware Technology)推出突破性的5,250W高效率伺服器電源供應器CPR-5222-1M4。這款具創新技術的電源供應器是肯微科技最高輸出瓦數的PSU機型,並可達到96%電源轉換率(鈦金級認證);代表人工智慧(AI)、高速運算(HPC)、加密貨幣及醫學研究等領域伺服器電源供應器技術的一大進步
imec創新ADC架構 鎖定高速有線傳輸應用 (2024.02.22)
於本周舉行的2024年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發表了一套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的突破性架構,為全新一代的類比數位轉換器(ADC)奠定基礎
電源模組在過渡到48V 區域架構提供決定性優勢 (2024.02.06)
xEV應用的48V電源架構、zonal架構、模組化方法、以及48V電源架構的電氣化挑戰。
ROHM新款熱感寫印字頭用一顆鋰離子電池可高速清晰列印 (2024.01.24)
近年來,可攜式標籤印表機及電子錢包支付等支付終端裝置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可攜式標籤印表機和支付終端裝置等可攜式熱感寫印表機市場,由於列印速度和列印品質的關係,由2-cell鋰離子電池驅動的機型是主流產品
長庚、明志跨校研發太陽能電池有成 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 (2024.01.05)
由長庚大學吳明忠教授與明志科技大學副教授黃裕清組成的跨校研發團隊,深耕「高效率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有成,豐碩研發成果在「第20屆國家新創獎」中獲得「學研新創獎」榮譽,並且為迎來好兆頭,展現強強聯手的豐沛研發能量
雷射輔助切割研磨碳化矽效率 (2023.12.26)
台灣廠商還具備過去多年來於矽基半導體產業累積的基礎,且有如工研院等法人單位輔導,正積極投入建立材料開發、雷射輔助加工製程等測試驗證平台和服務,將加速產業聚落成型
以超快雷射源 打造低碳金屬加工製程 (2023.12.26)
由於雷射具有高能量密度與聚焦性質,成為目前全球引領創新低碳先進製程的重要工具,工研院南分院也自2022~2023年逐步引進德國、立陶宛超快雷射源,合作打造研發創新與打樣中心
高密度電源模組可實現減少重量和功耗的 48V系統 (2023.12.14)
採用傳統銀盒和分立式元件的12V集中式架構需要升級到48V分散式架構,以最佳化電動汽車的供電網路和散熱管理系統。分散式架構可將每年的行駛里程增加 4000 英里,也可用於實現額外的安全或電子功能
產用氫能追求慎始善終 (2023.11.22)
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淨零碳排的終極目標,「氫」已儼然成終極潔淨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導入終端,協助工業、運輸載具脫碳;同時推進發電及碳捕捉技術發展,於起始端產出灰、綠、藍氫,並通過液/固態等載體儲存輸送,以逐步完整實現氫經濟
台灣氫谷動起來 (2023.11.21)
2050淨零趨勢造就另一種「淘金潮(Gold Rush)」,有別於19世紀的加州淘金熱或20世紀初的黑金(石油)熱,21世紀全球淘金熱的主角是「綠金」—綠色能源。
ROHM推出LiDAR用120W高輸出功率雷射二極體 (2023.10.31)
半導體製造商ROHM推出一款高輸出功率半導體雷射二極體「RLD90QZW8」, 非常適用於搭載測距和空間識別用LiDAR的工控設備領域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無人搬運車) 和服務機器人、消費性電子領域的掃地機器人等應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愛德萬測試發表V93000 EXA Scale SoC測試系統超高電流電源供應板卡
2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3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4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5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6 COMPUTEX 2024:麗臺科技高階WinFast Mini AI工作站全球首次亮相
7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8 群聯電子推出全新企業級SSD品牌PASCARI及高階X200 SSD
9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10 凌華全新ASD+企業系列SSD固態硬碟重塑大數據應用高效安全儲存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