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91
台灣氫谷動起來 (2023.11.21)
2050淨零趨勢造就另一種「淘金潮(Gold Rush)」,有別於19世紀的加州淘金熱或20世紀初的黑金(石油)熱,21世紀全球淘金熱的主角是「綠金」—綠色能源。
天時地利兼具 台灣發展氫能源正是時候 (2023.11.21)
本次的【東西講座】特別邀請中央大學機械系副教授陳震宇博士擔任講者,他同時也是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學會的理事,深入解析剖析「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展氫能源?」
達成淨零碳排之路 氫能為台灣的必要選項 (2022.05.26)
【東西講座】於5月13日以實體與線上直播方式進行,由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蔡麗端組長擔任講者,分享燃料電池與氫能動力的洞察知識與未來發展。
博世集團2021年營收、獲利雙揚 氣候行動帶來強勁動能 (2022.02.10)
因應2030年國際淨零碳排目標逐年接近,雖有企業將之視為不利跨國競爭的無形壓力,卻也有業者已藉此順利轉型,甚至視為業務成長動力。如依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Stefan Hartung最新公佈初步營收數據便顯示,該集團2021年總營業額成長10%,達788億歐元,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
專利運用的「新」模式─專利承諾授權 (2022.01.26)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各國人民的經濟、生活都受到巨大的衝擊。全球科技廠商均卯足全力研發相關的解決、因應方案。除了適用於第1線的醫療、防護的技術外,甚至如賣場的購物推車1、電梯的控制按鈕2也開始有滅菌、抑菌的設計
鈣鈦礦太陽電池與燃料電池的應用與技術現況 (2021.09.06)
再生能源不只能解決全球暖化問題,還能大幅降低電力成本,除了發展快速的太陽能及風電,次世代綠能技術鈣鈦礦太陽電池及燃料電池也在鴨子划水,等待上岸。
Bosch與Ceres Powe合作 發展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 (2018.08.22)
博世(Bosch)宣布,與英國燃料電池業者Ceres Power展開合作,共同開發下一階段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oxide fuel-cell, SOFC)技術。博世還計畫收購Ceres Power公司4%的股權。兩家公司於2018年8月20日簽署了一項合作和授權合約,內容包括進一步開發技術,在博世建立小量生產業務,以及股份購買協議
電動車普及的突破與瓶頸 (2017.09.07)
「市場」、「價格」與「基礎建設」,恐怕是目前推動電動車發展最需迫切解決的問題了…
松下太陽光電模組HIT應用於豐田新一代Prius PHV (2017.03.03)
松下(Panasonic)公司宣布近期已成功研發出「HIT汽車太陽光電模組」,該太陽光電模組已應用於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於2017年2月發表的新一代Prius PHV。 此外,如同2012年發表的Prius PHV一樣,松下汽車用方型鋰離子電池也應用於動力電池
綠能/潔能應用振翅待飛 (2016.12.14)
都市化高度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全球氣候的改變;1986年車諾比核事故、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也讓人們開始省思核能的安全疑慮,直至今日能源轉型仍是世界各國的一大課題
邁入非核家園 UL:燃料電池值得關注 (2016.11.23)
空氣汙染、能源短缺,以及廢核聲四起等問題,迫使著世界各國開始思考「能源應該如何轉型?」產品安全認證機構UL認為,Fuel Cell(燃料電池)是個值得關注的項目,因為其發電相對於再生能源較為穩定
性能超越鉑的全新EV動力來源 (2013.07.22)
韓國國立蔚山科技大學(UNIST)開發出一種性能超越鉑的創新仿生複合電催化劑,可望為電動汽車帶來價格更低廉、性能更高的動力來源。 研究人員稍早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標題為「使用仿生鐵?菁碳納米管催化劑促進氧還原反應」的論文,描述了這種新型仿生複合電催化劑的特性
電動車的希望 - 會呼吸的鋰空氣電池 (2012.12.10)
電動車其實早在1828年就已被發明, 儘管擁有零排放、零污染等環保又經濟的優勢, 但是礙於電池技術沒辦法達到需求,導致發展受限, 為此,研究學者們積極尋找終極電池,希望將能量密度提升到最高
白光發光二極體用之螢光材料開發與挑戰 (2012.11.27)
課程介紹 白光發光二極體(WLED;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於近十年來備受全球業界及學術界所注目,乃因其不僅可取代傳統照明設備,更於近年從照明設備大舉擴張至背光液晶顯示器(back lighting displayer)
後鋰電池時代的突破點(下) (2012.09.30)
上文連結 美日作法大不同 而根據國情不同,各國對鋰空氣電池的充換也有不同的研究。以美國為例,由於美國土地較大,換電站或充電站距離遠,不易隨時充換電,因此IBM研究主題專注於如何做出二次電池
燃料電池就快要來了! (2012.09.24)
“水發電”是燃料電池的一大願景,現在日本ROHM又將它往前實踐了一步,且預計2013年推出市場。ROH與MAquafairy和京都大學共同合作這件產品,透過一種氫化鈣材料,把水分解成氫、氧,然後再利用氫氣來產生電能
能源採集正方興未艾 (2012.08.17)
出門在外,攜帶電池十分麻煩,能量能否隨時取得呢? 現在,能源採集技術正逐漸成為各領域中最被重視的能源方案。 近年來,能源採集技術更走出實驗室,逐步邁入商用設計中
◤儲能材料系列6◢電動車動力鋰電池材料技術與失效模式分析 (2012.08.16)
課程介紹 電動車已成為未來人們購車的熱門選擇,電動車主要包括純電池電動車(BEV)、混插電式電動車(PHEV)、混成電動車(HEV)、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四種。電動車的三大關鍵零組件,包括動力鋰電池模組(含BMS)、動力控制系統、電動馬達
十年革命 鋰空氣電池尋找突破點 (2012.08.14)
在筆電、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種類越來越多,鋰電池成為不可或缺的電力來源,且由於能量密度高,因此也一直是電動車電池的首選。然而,在經過長久發展之後,鋰電池始終沒辦法滿足電動車更高的能量密度需求;而身為候選的燃料電池則受限於成本太高、溫度限制、燃料儲存等問題也陷入瓶頸
◤儲能材料系列4◢ 鋰電池電解液與極板塗佈技術 (2012.08.09)
課程介紹 鋰電池是透過鋰離子傳導,達到將化學能轉成電能的一種裝置。電池充電時,鋰離子從鋰鈷氧化物中嵌出,透過電解質的傳導,嵌入負極碳材中,電池放電時,化學反應則是逆向進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Microchip全新車載充電器解決方案 支援車輛關鍵應用
2 [COMPUTEX] Supermicro機櫃級隨插即用液冷AI SuperCluster支援NVIDIA Blackwell
3 [COMPUTEX] 慧榮全新USB顯示單晶片 搶攻多螢與超高解析擴充市場
4 R&S推出RT-ZISO隔離探針測量系統 用於快速切換信號精確測量
5 安森美第7代IGBT模組協助再生能源簡化設計並降低成本
6 貿澤即日起供貨Renesas搭載RISC-V CPU核心的32位元MCU
7 安勤為自主機器智能打造新款 AI 工業電腦
8 凌華科技ARM開放式架構觸控電腦正式上市
9 FlexEnable柔性顯示技術創新產品目前已出貨
10 Littelfuse新款低側柵極驅動器適用於SiC MOSFET和高功率IGBT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