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stern Digital全新開源標準、架構與產品 支援未來大數據需求 (2018.08.09) Western Digital公司推出全面性的開源標準(open standards) OpenFlex架構及一系列產品,以因應大規模(high-scale)私人及公共雲端資料中心不斷增加的需求。此外,Western Digital亦宣佈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與產品相關關鍵規格的計劃 |
|
UL:物聯網危機四伏 掌握安全是唯一的路 (2016.10.20)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實施聯網安全任務也變得更加複雜,電子產品除了最基本的機電防火安全即必須固守外,在必須同時確保最關鍵的軟體與網路安全下,另亦需維持一定的性能(品質)表現;而在今日坊間充斥各式各樣行銷語言的情況下 |
|
我不是雞肋! 2D轉3D解決內容不足燃眉之急 (2010.06.09) 我不是雞肋! 2D轉3D解決內容不足燃眉之急 |
|
Google綠能投資 首購風力發電廠 (2010.05.05) Google綠能投資 首購風力發電廠 |
|
飛思卡爾針對汽車市場推出8位元微控制器 (2008.03.19) 飛思卡爾半導體,近日拓展8位元9S08SG微控制器(MCU)系列產品,以更富延伸性的效能及記憶體選項,運用在成本緊縮的汽車車體及底盤的應用設計上。最新的產品系列成員–9S08SG16和9S08SG32 MCU–為車體控制模組、LIN節點、後照鏡模組、自動車窗、電池管理系統、HVAC控制、座椅保溫模組等提供彈性化的多用途解決方案 |
|
-Complex Systems Scilab Toolbox complex-sys-SCI_v2.03 (2007.09.22) Complex Systems is a toolbox for SCILAB software.
This toolbox measures some parameters for graphs representing
complex systems: degree distribution, average neighboring degree, average clustering, and shell index (from k-core decomposition) |
|
-Complex Systems Scilab Toolbox ComplexSys-SCI_v1.00 (2006.12.13) Complex Systems is a toolbox for SCILAB software.
This toolbox measures some parameters for graphs representing
complex systems: degree distribution, average neighboring degree, average clustering, and shell index (from k-core decomposition) |
|
汽車電子技術優勢探討 (2004.10.05) 現今的電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的各個領域,改善了汽車的性能,使汽車在安全、節能、環保及舒適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從發動機系統、底盤系統、車身、電動汽車、智慧型汽車與整車控制系統等多方角度對當代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優勢進行分類介紹與綜述 |
|
支援無線網路身份驗證機制之探討 (2004.03.05) 無線通訊環境讓使用者感到方便的是在任何地方皆可進行私人與公務的通訊,而各種新型服務已經能夠提供便利無阻的漫遊功能,更不需進行繁複的驗證與設定流程。本文將介紹無線區域網路的應用方式,並深入探討無線區域網路的身份驗證機制的方式 |
|
人機介面是科技對人類的正向推力 (2004.02.25) 蔡義泰說,智慧型人機介面的目標是增加電腦的智慧,縮短人機互動的時間,這項發展對人類生活品質有著正面的影響。至於科技本身的侷限性,可以找到方法來彌補。 |
|
為可攜式電子產品提供更輕薄的專業聲學零件 (2003.07.05) 何美靜表示,目前樓氏的矽晶麥克風皆是在美國廠生產,預計在2004年將生產基地移往中國大陸;樓氏除了生產矽晶麥克風零件,也可配合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Design-in的服務 |
|
Massana展開國際業務、客戶支援與應用工程計劃 (2002.02.18) 寬頻數位通信的智慧型數學晶片發展廠商Massana宣佈,該公司已開始推動全球銷售、客戶支援和應用工程計劃,同時擴大生產作業與企業總部規模。除目前設於北美與歐洲的直接業務據點外,公司也在台北成立業務據點,並與亞太和歐洲主要經銷商簽訂合作協議 |
|
華爾街對科技企業獲利預期向下調整 (2000.12.27) 對於美國科技類股的泡沬效應,華爾街普遍擔心其將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其中個人電腦產業成長率大幅下降,通訊設備前景不明,分析認為科技股股價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改善,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經濟究竟會是硬著陸或是軟著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