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
科技
典故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雙贏——從USB2.0沿革談起

USB的沿革歷史充滿曲折,其中各大廠商從本位主義的相互對抗,到嘗盡深刻教訓後的Wintel合作,能否給予後進有意「彼可取而代之」者一些深思與反省?
新耐硫化晶片電阻器可提升應用裝置長期可靠度 (2016.07.11)
適合車用電子、工具機的新耐硫化晶片電阻器「SFR系列」的高耐硫化特性,提升應用裝置的長期可靠度。
大批量製造的裝置疊對方法 (2016.07.06)
本文介紹 DI/FI偏差表徵結果和變化來源,並介紹對DI調整饋送 APC 系統的影響。本文回顧該方法在大批量製造(HVM)晶圓廠的實施詳情,並在文章最後將討論該研究的未來方向
工業4.0創造更敏捷且更為市場導向的競爭力 (2016.07.04)
企業組織有了具體的工業4.0策略後,就有機會簡化業務單位之間的流程與整體營運,包括製造生產、物流或是客服。
機器視覺 定焦未來製造 (2016.07.01)
機器視覺主要應用於製造業的檢測,隨著製程的快速精進,機器視覺各環節的技術也同步提升。
全方位體積收縮補償法有效滿足塑膠產品尺寸精度 (2016.06.29)
在塑膠射出產業中,要兼顧品質與大量生產兩大目標,模具尺寸精度是最重要的關鍵。要達到模具尺寸精度,除了仰賴工程師的經驗外,業界最常見的方式即為總體補償法
商務應用已成智慧住宅急先鋒 (2016.06.23)
智慧建築目前仍處於萌芽期,投入業者均認為,從豪宅與商用領域先起步,將是兼具成本與效益的最佳做法,仍可讓消費者先行體驗智慧建築的內涵。
LED邁入工業照明新時代 (2016.06.03)
LED已然成為全球照明市場的主流光源,但我們走到哪,都需要照明的情況下,隨著路燈、家庭與商業照明等市場的逐漸飽和,下一個處女地,大概就是工業照明了吧。
粉末冶金加速轉型 鑄造3D列印互蒙其利 (2016.05.31)
由於過往鑄造業廠內工作環境不佳,不但年輕人,連外勞都不願做,正面臨高齡化、技術斷層等危機,亟待轉型升級。
接引國際積減法潮流 東台展露台灣之「光」 (2016.05.30)
近年來因看好全球積層製造發展,且占地利之便,與工研院南分院密切合作,陸續開發出金屬粉床式積層製造設備、金屬供粉式加減法複合技術的五軸加工機。
EMO打造未來機具 國際聚焦積減法製造 (2016.05.30)
雖然近年來屬於3D列印工法之一的金屬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e ,AM),因為相較於塑膠材質,更接近工具機及終端加工業者習慣;且同樣可提供一個快速實現複雜成型的途徑,達成較佳設計自由度和零件的複雜性,而備受外界期待
工業通訊資安議題延燒 (2016.05.27)
智慧工廠概念下,製造端與管理端的訊息必須無縫鏈結,因此乙太網路的高相容性成為新世代工業通訊的首選。如何在佈建工業乙太網路同時,兼顧資安問題,已成系統業者與廠方的重要課題
立足精密量測基礎 Renishaw推出快速堆疊成型系統 (2016.05.26)
有別於現今投入金屬積層製造的各方產官學研單位,多年來在自動化、工業量測、機械運動控制與精密加工等領域,均佔有業界領先地位的英國雷尼紹公司(Renishaw)也在今年5月初落幕的「台北國際數控暨製造技術展(MT duo)」正式發表最新快速堆疊成型製造系統(AM250),將有機會解決過往金屬積層製造最為人垢病的品質與效率問題
非匹配網格技術提升多材質射出模擬成效 (2016.05.24)
Moldex3D R14.0 針對多材質射出成型(MCM)推出突破性技術:Designer BLM可支援塑件與嵌件接觸面之間以非匹配網格型態進行分析,大幅提高網格處理效率,並保有高精度分析。
MCU邁大步 EtherCAT實現更容易 (2016.05.20)
隨著工業4.0的興起,扮演資訊傳輸的通訊網路成了十分關鍵的重點,在如此眾多的通訊協定中,EtherCAT被視為其主流之一,如何利用MCU來設計該通訊技術系統,就成了新世代工業通訊網路的課題
UR:協作機器人是提昇產能的工具 而非要取代人力 (2016.05.18)
Universal Robots一直希望能夠創造一個人機協作的新未來,因此持續以安全、易用的最高原則,來設計新一代的機器手臂。面對多數以勞力為主的產線,Universal Robots也嗅出了新的商機,因此專注於開發協作型機器人,希望能一舉打開這個尚未被發掘的新市場
快速打造設備監診系統 NI深化生產力4.0布局 (2016.05.11)
德國在2012年提出工業4.0概念後,在製造業掀起了智慧工廠的熱潮,各工業大國也相繼跟進,紛紛提出相關政策,包括美國的「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MP)、中國的「製造2025」…等
馬達控制軟硬體開發工具 (2016.05.05)
意法半導體的自動化和工業控制解決方案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技術和產品,擴大意法半導體馬達控制生態系統。
運用數位隔離器技術強化工業馬達控制效能 (2016.05.04)
系統設計人員在傳統上傾向選擇以光耦合器為基礎的解決方案,而數位隔離器則是一種以磁能為基礎的方法,本文著眼於這兩種方案的隔離要求,特別著重以磁能為基礎的隔離,在測量延遲時間所提升的性能
Delcam Electrode解決方案 協助快速設計製造電極 (2016.05.03)
Delcam Electrode藉由單一檔案,整合從電極設計、路徑計算、電極加工、電極檢測,到最後放電加工機EDM生產的所有流程。
GF喬治費歇爾機械 致力創新放電加工Solution (2016.05.03)
GFMS近期更參與總投入資源達1.4億元打造「中原大學生產力4.0示範基地」。

  十大熱門新聞
1 協作機器人成企業自動化首選 UR在台設立技術支援與訓練基地
2 光陽與東華大學合作 打造東台灣首座RE100綠能電池交換站
3 [自動化展] 凌華科技以邊緣運算創新 與夥伴共創工廠智慧化與低碳化
4 Basler參與工研院先進封裝製程設備研討會 探討AOI應用
5 AMD的Kria K24 SOM滿足工業及商業應用 加速邊緣創新
6 ST:以全面解決方案 為工業市場激發智慧並永續創新
7 [自動化展] 高柏持續為自動化工業提供完整的散熱產品與服務
8 協助客戶解決痛點 士林電機展示完整工控解決方案
9 金屬中心科專成果發表 模具產業數位轉型受矚目
10 台灣工具機展銀泰科技精銳盡出 主打智能與散熱兩大解決方案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